10年,选育出一个山药新品种
创始人
2025-05-13 01:16:43
0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 文/摄 通讯员 雷俊 王佳俊 郑晓佳

  5月9日,记者来到浙江渴可速饮品有限公司,看见该公司的仓库里整齐堆放着一箱箱新生产的紫山药饮料。“这批2000多箱山药饮料,是在5月7日生产的。”一旁的开化县林山乡菖蒲村党支部书记江旭升介绍,经过2年多时间的研发,他们终于在今年4月29日加工出第一批500箱山药饮料,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欢迎。

  江旭升相告,这款新产品的技术支持单位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市农林科学院,正因为有科研团队的科技支撑,这才实现了山药饮料的成功上市。今年,菖蒲村已与浙江渴可速饮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生产6000多箱山药饮料,并陆续供应开化县、杭州市等地的一些酒店。

  一个山药,兴起一方共富产业。这是我市以新优山药品种推动产业链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芯”动力的一个缩影。

  “为了选育出一个山药新品种,我们花费了10年。”市农林科学院山药团队负责人余文慧告诉记者,今年4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审议通过了22个品种的认定。其中,由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衢糯蓣1号”山药品种荣登榜单。这是衢州市首个自主选育并通过浙江省认定的山药新品种,填补了衢州市在薯蓣科作物培育领域的空白。

  那么,市农林科学院山药团队又是如何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的?

  种业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可改变世界。“浙江种植的山药以地方品种为主,存在种薯贮藏困难、品种退化、用种量大和采收费工等问题,为了改变此局面,科研团队开展了山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余文慧说。

  早在2011年,市农林科学院就引进国内外优异的山药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功能性营养成分鉴定,筛选优良种质,并建立山药资源圃。经过几年的筛选,该科研团队于2015年在衢州市山药农家种中选择了4个变异单株,进行选育。2016年,他们将每个变异株种植了10株,进行株行鉴定,发现变异单株遗传稳定。之后,他们在每个株行中选择产量最高的留种。

  余文慧介绍,在选育过程中,科研团队又进行3年株系鉴定、2年品比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最终筛选出抗病和产量表现突出的优异山药新品种——“衢糯蓣1号”。

  实践证明,该品种主要优点是,生长势旺,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佳,产量高。2021年至2022年,该科研团队在衢州、金华、台州和温州组织开展了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994.4公斤,比对照(即与别的山药品种对比)增17.6%; 2023年又进行生产试验,鲜薯亩产2135.6公斤,比对照增11.0%。

  “我们是一边选育新品种,一边进行山药的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余文慧说。

  2020年,他们在指导衢江区岭洋乡农户种植山药时发现,该基地种植的山药因发生炭疽病,导致减产40%。对此,在选育新品种时,他们发现一定要选育抗病表现突出的品种。经过多次鉴定表明,“衢糯蓣1号”对山药炭疽病表现为中抗。

  山药炭疽病问题解决了,而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种薯贮藏困难的难题。余文慧说,一般的山药,在采收后,贮藏10天就容易腐烂。针对此问题,他们就到江苏省农科院“取经”,利用薯种安全越冬贮藏技术,通过开展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高温愈合试验,经过2年的摸索才给予解决,并且还将山药腐烂率由60%降低到10%以内。

  浙江山地或者丘陵缓坡地,部分土壤粘性重,影响了山药的大规模生产。这个“瓶颈”又怎样去破解?山药的定向栽培技术就能解决此问题。“利用定向栽培技术,山药是沿着横向生长的,其好处是便于山药的采收,减少破损,能提高山药的商品性。”余文慧介绍,用此技术,一亩地山药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

  科技创新、科技服务,重点在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一个个产业落地扎根,从而带动百姓一起迈上共富路。

  “刚开始,我们种植了5亩山药,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江旭升告诉记者,菖蒲村耕地少,山地多,先前,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曾经种过红高粱、茶叶,还养过清水鱼等,但是效果不佳。转折点在2021年:江旭升来到市农林科学院寻求良方,要求就一个——有没有啥品种是野猪不爱吃的。经过一番调研、考察,最终,菖蒲村决定发展山药产业。

  2021年5月,菖蒲村从市农林科学院拿来培育好的山药苗,种了5亩。在市农林科学院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下,菖蒲村的干部精心栽培山药,获得成功。到了2021年11月山药成熟时,他们开挖山药,亩产量不错,其中有一亩地挖了3200公斤。

  “现在,村里的山药产品不仅有山药面条,还有山药粉皮、山药酒、山药年糕和山药饮料等。”江旭升相告,菖蒲村的山药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100余亩,总产量达20多万公斤, 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种植,形成300亩产业带。去年,该村销售山药产品的收入约100万元。今年,该村卖山药面条、山药酒的收入已超过60万元。

  目前,全市种植“衢糯蓣1号”山药品种的面积达1000亩,一个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产业正在形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健康辅导系列... 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健康辅导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啦!在这关键的时刻,专家们亲临现场,为高三学子们带来了舒缓...
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健康辅导首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健康辅导首场活动于福州高级中学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同学...
@福州人,雨水又要来了,这个周... @福州人,雨水又要来了!这个周末可要少出门啦。瞧,那阴沉沉的天空仿佛是被一层灰色的幕布笼罩着,仿佛随...
构建艺术思政新模式 助推“大思... 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独...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0332 证券简称:白云山 公告编号:2025-040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
有望下周开放!福州这座网红摩天... 福州这座备受瞩目的网红摩天轮,有望在下周正式向公众开放啦!它宛如城市的璀璨明珠,高高矗立在那里,吸引...
打造“沉浸式茶旅”体验链 本报讯 “换上这身装扮,仿佛穿越到《茶经》里。”近日,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茶园内,来自南充的游客蒲静身...
近15万元“微创投”盘活荒滩 本报讯“我们正在申报‘坝坝经济示范基地’,计划建设农创工坊集群。”青川县骑马乡党委书记卫晓松指着位于...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 证券代码:601678 股票简称:滨化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5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
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抓紧...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5月12日,省委召开警示教育会,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
张元晖:让“福州智造”臭氧发生... 张元晖,这位业界翘楚,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创新精神,让“福州智造”的臭氧发生器实现了弯道超车。他凭借深厚...
发挥声乐艺术指导职能 提升学生... 转自:光明日报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作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学校依托地缘...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 转自:光明日报    在台湾街头,一处店铺的店员在向采买年货的顾客叫卖。新华社发    游客在品尝台...
读完剧本就开始争取版权 川企运... 《我仍在此》海报。 受访者供图□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5月12日晚,作为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
钢铁是这样“智”造的 转自: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人们常说,钢铁是工业之粮食,大国之筋骨。我所在的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
工行四川省分行:全力起跑 助推... 工行四川省分行全面服务四川农业强省建设。工行四川省分行客户经理到某蓝莓园调研。□卢文 (图片由工行四...
谷雨:雨生百谷枇杷甜 黄鱼分苗... 谷雨时节,雨水滋润大地,孕育着百谷的生长。此时,枇杷也变得格外甜美,那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
奇台好物亮相福州直播间 奇台好物亮相福州直播间啦!在那充满活力的直播间中,奇台的特色产品纷纷登场。那金黄酥脆的奇台烤馕,散发...
返利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证券代码:600228 证券简称:*ST返利 公告编号:2025-038返利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
通过文学之窗看见更辽阔的星空 转自:光明日报    参加“华夏博览看今朝”研学活动的香港师生,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前合影留念。赵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