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长三角三省一市将持续深化非遗保护协作,让摊簧这朵江南奇葩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沪苏皖三省一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摊簧文化交流活动在浙江长兴举办。来自三省一市非遗保护中心代表、浙江省11地市非遗保护中心代表、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摊簧艺术的传承密码,奏响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华彩乐章。
摊簧起源于清代中期,盛行于清末民国,以苏南浙北为核心,流布于整个长三角。它最初是由小旦、小丑、小生表演的“二小戏”“三小戏”,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上海的沪剧,江苏的锡剧、苏剧,浙江的湖剧、甬剧、姚剧,以及安徽的含弓戏、梨簧戏等等十多个地方剧种。它清新雅致又带着泥土的芬芳,是长三角地区共有的传统表演艺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开幕式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长兴百叶龙以“化荷为龙”的绝技惊艳开场,15秒内,480片荷花瓣瞬间幻化为金色巨龙,在舞台上腾挪翻转,展现江南水乡的灵动气韵。随后,《遇见•摊簧》带领观众走进摊簧的历史长河,感受其深厚底蕴。会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主任(副馆长)祝汉明与浙江省11地市非遗中心代表签署《共建浙江省传统戏剧音乐曲牌库长兴宣言》,启动曲牌数字化工程,为摊簧艺术留存“基因密码”。
活动现场,来自浙沪苏皖长三角地区的7个摊簧类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杭州摊簧《疯僧扫秦》以沉郁唱腔演绎百姓智斗秦桧故事;兰溪摊簧《兰花吟》清新秀丽,再现摊簧儒雅风范;沪剧《家·瑞珏·洞房》展现了沪剧委婉缠绵、以情见长的剧种特色。锡剧《双珠凤·送花楼会》用吴侬软语诉说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含弓戏《刘二姑吵嫁》选段以泼辣的江淮方言勾勒出皖风徽韵的婚俗画卷;湖剧《麒麟带·私奔》曲调流畅委婉,表演文雅细腻;长兴花鼓摊簧《龙船王》融入太湖渔俗元素,夹以锣鼓再现水乡节庆的热烈氛围。
开幕式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馆长)郭艺和沪苏皖非遗保护中心代表共同为“长三角摊簧文化交流展演基地”揭牌。这一基地的成立,为摊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标志着长三角地区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同时,会上启动了“同源共曲 戏韵传新”首届长三角摊簧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开启了摊簧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征程。
原标题:《江南奇葩绽新韵!三省一市携手启动摊簧文化传承共谱非遗新华章》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蒋萍
来源:作者:刘海波
下一篇:湊湊联名米菲 火锅业IP营销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