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杨柳)5月7日,在遵义市习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官店镇里师村村民黄大哥正躺在病床上与家人轻声交谈。几天前,他在山中赶羊时不慎摔倒,头昏腿疼。次日未缓解,他前往官店镇卫生院就诊。CT检查后,经习水县人民医院远程诊断为右侧额叶区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即被安排住院治疗。
官店镇距离县城70多公里,过去,这里偏远村寨的群众要辗转好几个小时,才能到县人民医院进行CT等检查。如今,得益于习水县“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官店镇卫生院配备了CT等大型设备,还能通过远程诊断系统连线县人民医院,30分钟内就能出诊断结果。此外,危急重症患者还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县人民医院。
据了解,习水县“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始于2022年,通过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村级延伸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五级联动模式,在温水镇、土城镇建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为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CT等大型设备,26个乡镇卫生院中17家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
目前,习水县人民医院、习水县中医医院已分别晋级为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它们成为县域医疗的“龙头”,推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向基层流动;8个村级延伸医疗机构和64间示范村卫生室则如“神经末梢”,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方便、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还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直接连线上级医院会诊。“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习水县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该县的县乡医院协作模式被国家卫健委收录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