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作为促进生育政策的重要部分,托育一体化正在各地疾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5月7日,上海市黄浦区发布数据称,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全部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化覆盖率100%,托位数突破2000个。温州市鹿城区近日入选浙江省托育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全区已有58个公民办幼儿园(园区)开展托幼一体化工作。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今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说,“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我们将推动制度、政策、保障机制深入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切实把生育、养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惠。”
近期,长沙、成都、温州、邯郸等地纷纷发布政策,支持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专家指出,发展托幼一体化,有利于科学配置托育资源、统一托育设施和服务标准、吸引高素质托育服务人才,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科学制定托幼一体化的补贴标准。
破解养育焦虑
“我目前有一个4岁的儿子,暂时没有二胎的计划。”家在陕西咸阳的张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养育孩子一方面是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时间成本也很大。”
“主要是家里没有人带孩子,我一个人是带不了两个的。就算给予生育补贴,也解决不了谁来带孩子的问题。希望以后能由政府主导打造社区托育,便宜、优惠并且放心。”张悦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38个,共有托位477万个,包含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
新华社《半月谈》近日报道称,当前多地普惠托育发展遭遇尴尬:一方面,许多家长有强烈的送托需求,却找不到合适托位;另一方面,不少建好的托育机构乏人问津,面临招生难题。
托育中心“吃不饱”,并非家长送托需求少,而是服务可达性不够。
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菊娇曾在全国多地考察托育机构建设情况。她介绍,目前对托育机构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有的小区周边托育机构多到可以“货比三家”,有的小区特别是老城区周边却是“一位难求”。有职能部门干部谈到,托育机构在短短五六年间发展起来,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资源布局不均衡,存在供需结构矛盾。
利用好现有的幼儿园,而非盲目新建托育设施,可以更均衡地配置资源、更灵活地应对人口变化。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县域以下的养老托育设施和服务,要注意因需而建、量力而行。要真正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解决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托幼一体化也有助于供给高素质托育服务人员。
山西省太原市托育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帆说,由于托育行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面临专业人才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不健全等问题,托育服务品质需进一步提升。
石家庄市一家民办幼儿园托育服务负责人顾梅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幼儿园教师加以培训后,就可以在托班上岗,这些幼教老师经验丰富,擅长照顾低龄婴幼儿。同时,幼儿园有成熟的游戏、课程体系,相比托育机构较有优势。”
未来方向
近期,长沙、成都、温州、邯郸等地纷纷发布政策,支持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近日,温州印发《关于推进温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三年新增普惠性托位1万个以上,构建托幼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据报道,今年温州将有60%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托位占比达65%;到2027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开设托班率将达70%,托幼一体托位占比达80%。
《实施意见》指出,新建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原则上应按照“托班与小班1:1配置”同步建设;对于入托需求量较大、具备适合扩建的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建托班,原则上每6个幼儿班扩建1个托班;对于现有幼儿园招生未达到建设规模,且区域内入托需求明显的,可以通过“适托化”改造增设托班。
今年4月,长沙印发《长沙市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按照托育服务规范开设托班。
今年3月,成都印发《关于支持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将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纳入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通知》指出,2025年成都计划对90余所公办园进行改扩建,新增托位2800个。目前,四川天府新区公布了首批31所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名单,面向社会提供700余个普惠性托位,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认为,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托幼服务的供求不匹配问题越来越严重,托幼一体化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项划时代的重要改革举措。
但虞永平也指出,托班教育担负了比其他年龄段的教育更为重要的责任,托班儿童的师资需要特别的训练。
各地政策格外重视托育服务质量管控。温州印发的《实施意见》明确,配足配齐托班专任教师和保育员/师,托班保教人员应持有教师资格证并鼓励获得保育师资格证,而托班管理人员要持有双证并全员接受托育专项培训,纳入教师学分管理。
在硬件设施方面,据报道,上海市音乐幼儿园作为首批“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增设了“身高友好”的盥洗室,以及迷你冲淋屋、软包护理台、“适小化”的活动室、沙水池、阅读乐园等设施。通过柔和的色彩搭配、生活化的场景创设和适幼化的设施布局,构建“家庭式”托育环境。
落实托育服务税费优惠和补贴
托幼一体化供给高品质托育服务的同时,仍需在普惠服务方面加力。
成都市一家民办普惠性幼儿园5月7日发布的秋季招生公告显示,该园小班保教费为6000元/学期,且年满3岁的本地户口幼儿享受1000元政府补贴。托班的保教费则高达13000元/学期,是小班的2倍多。
为了推动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各地纷纷采取价格管理和发放财政补贴等举措。
中办、国办2024年12月印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公办养老、托育、医疗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民办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或者设置参考区间等方式加强引导。
今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印发《邯郸市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保育费标准》,公办幼儿园托班保育费可在目前相应幼儿园等级保教费标准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0%,下浮不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托班保育费可在目前相应幼儿园等级保教费标准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
同月,湖北省印发《关于优化收费管理政策促进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基本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授权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标准上限。
长沙的《实施方案》提出,落实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等政策。根据普惠托育机构的实际入托人数,以乳儿班每人每月300元、托小班每人每月200元、托大班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入托补助,建立健全补助动态增长机制。
目前,各地财政状况不同,托育机构经营成本不同,制定的财政补贴标准和优惠力度也不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管是幼儿园托班,还是专门的托育机构,还是家庭托育点,未来都可以明确生均经费,类似于发放托育券,每个适龄幼儿享有同样的财政经费。”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纪春艳也认为,可以根据发展需求将幼儿园招收3岁以下幼儿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生均经费投入。对标高质量、普惠目标,确定新的学前教育、托育生均经费标准。尤其是对托幼一体化的民办普惠园,可通过提高生均拨款、设立专项补贴和奖励资金、减免场地租金等多种财政手段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