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航中百花开
微课大赛展风采
“三尺讲台凌云志,青春正是奋进时”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5月6日,西安市航天中学微课比赛成功举办,各年级教师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此次比赛是学校创新课堂教学的又一举措,旨在通过对“微型课”的探索,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比赛期间,参赛教师高度重视,准备精心,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练而富有激情,教学设计新颖而极具吸引力,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卓越的专业素养。
康蕾老师的《望海潮》,带我们回忆了北宋城市杭州的繁华,《扬州慢》则带我们回忆了南宋城市扬州的破败,两首词分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忆”着这两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带领学生从意象入手,体察意境,联系写作背景,深切感悟诗意。
王一涵老师讲授新教材必修三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 阅读课。课堂以林巧稚在考试中面临的艰难抉择为引子,生动展现了她一生虽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的奋斗历程。紧扣人物传记特点,解读林巧稚话语,深入学习其优良品质。读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受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未来职业选择。最后回归标题,引导学生理解林巧稚为妇产科事业的牺牲与贡献。
陈舒萍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西北山歌的粗犷与西南山歌的柔美,深入体会陕北信天游的豪放与西南山歌的细腻,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歌中山歌体裁多样风格的理解。通过弹唱进行《闽都山歌》师生对唱,并创新性地融入rap节奏律动,让传统旋律焕发新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和创造力。并通过讲述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民歌地域风格的形成原因,知道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感受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
肖乐老师在数学的广袤天地中,以意大利数学家卡丹的问题为引,开启复数的学习篇章。从回顾数系扩充过程,到深入探究复数的概念、相等条件及分类,再通过小组活动巩固知识,层层递进。这堂课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脉络,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付影老师课后感悟深刻,她指出,微型课虽无真实学生互动,但教师需精心预设学情,巧妙模拟互动,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通过用“问题链”引导思维递进,并设计“留白”环节模拟学生自主探究,避免教师“一言堂”。在微型课的设计过程中要学会精准把控时间与节奏的能力;快速提炼核心问题的敏感度;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力。真正的好课不在于形式的热闹,而在于能否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微型课中,同样需坚守“为思维而教”的初心。
王萌老师本节课围绕惯性的概念与应用展开,通过“现象探究—规律建构—实践迁移”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惯性本质。课程以生活化情境“羽毛球自动上升”导入,激发认知冲突,自然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复习与惯性概念的建构。通过“纸片击蛋”“书本推移”“笔帽挑战”等梯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王璇老师选择的课题是《细胞的分化》,她以白血病人的骨髓移植导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多个活动学生突破重难点,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注重对科学思维的培养,最后通过介绍中华骨髓库的介绍引起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课堂充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宋佳敏老师的这节微型课聚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正弦定理》,以“小明家到电视塔的距离”真实问题切入,生动展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程设计层层递进:从解三角形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学生从解三角形的实际需求出发,自主提出猜想,并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验证规律,随后运用严谨的向量运算完成定理的证明,最终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强化理解。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创新性地融入了几何画板演示,将抽象的定理变得直观可视,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15分钟精炼呈现“发现—探索—证明—应用”全链条学习,搭配分层作业(含下节预习衔接),兼顾基础巩固与思维拓展。
郝敏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基于新课标六要素,深入开展语篇研读,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本组织形式实施教学,以人与自然范畴的“环境保护”主题群为引领,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这一子主题。本节课以Climate Change Requires the World’s Attention这一说明文为依托,通过图表通过学习理解“温室效应”原理、思考政府与个人如何实践绿色生活理念和为响应中国气候变化白皮书制作海报并向China Daily投稿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气候变化以及解决办法的语言表达,进而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气候变化”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王晓倩老师这节课是在研究空间直线、平面间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垂直。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思辨—探究归纳”的认知路径,结合生活实例的细致观察与合理猜想,精炼地提炼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核心概念及判定定理。
康蕊老师这堂课以“矛盾”为钥匙,解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深刻内核。通过“贴纸寻宝”“寒意探秘”“明信片穿越”等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与理想的撕裂中,触摸诗圣“推己及人”的精神升华。课堂以“寒”字为切入点,通过甲骨文解构、意象对比、情境还原等方式,让学生在具象化的学习体验中感受杜甫“小我”与“大我”的矛盾统一。
经过评委严格打分,王一涵、康蕾、陈舒萍教师荣获文科组一等奖,付影、肖乐两位教师荣获理科一等奖。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本次大赛,让我们看到了每位教师的成长,他们或激情如火,光芒四射;或沉稳如山,引人深思;或张弛自如,大气委婉,各展其才,风采各异。他们的成功,与学校一直以来狠抓教师素质,扎扎实实搞好校本教研密不可分。只有砥砺奋进,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加油吧,航中教师们!
原标题:五月航中百花开 微课大赛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