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天(5月9日)下午,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闵行区人民政府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共同举办2025年上海市“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宣传周启动仪式、避险疏散演练和科普宣教互动3个环节,旨在教育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灾害隐患发现意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安全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促进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
现场,市应急局牵头发布《上海市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普陀区试点版)》,引导居民必要时紧急避险。例如,曹杨新村和长风新村街道作为试点,细化47个居村的风险信息,结合“数智普陀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子系统”实际应用场景,形成大屏端、PC端、随申办App移动端数字地图与监测预警系统的对接路径,实现“一图知风险、一图助决策”的目标。
试点地图成果将通过线下纸质版发放、社区公告栏告示,线上“随申办”App、微信公众号、大屏端等渠道公开。市民可输入居住地址,查看所在区域的灾害风险等级、危险源、 隐患点分布、 脆弱性区域、避难场所路线及应急物资分布,为市民提供个性化避险建议。此外,社区将组织“地图使用培训”,结合防灾演练活动提升居民实操能力。
在避险疏散演练环节,随着模拟地震预警响起,明强小学全体在校师生约3000人临危不乱、听从指挥、响应迅速,安全有序地做好紧急就地避险及应急疏散,展现了日常训练的扎实功底,达到了实战演练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在科普宣教互动区域,校园内设置了防灾减灾、应急消防、应急救护、隐患排查、应急物资等5大体验展示区,结合学校今年启用的全国首座校园气象公园,通过实景模型以及沉浸式体验,学生们直观学习灾害原理、逃生技巧和救护知识,真正实现了“学用结合”。
据悉,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本市各区将集中举办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原标题:《上海举办“5·12”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栏目主编:苏展 文字编辑:刘力源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