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桥梁大会(IBC)公布2025年桥梁奖项获奖名单,中交设计成果斐然,其所属单位公规院设计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荣获“乔治·理查德森奖”,其所属单位中交二公院设计并申报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斩获“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作为全球桥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国际桥梁大会(IBC)的奖项堪称世界桥梁界的“诺贝尔奖”,旨在表彰在桥梁工程领域具有创新性、技术卓越性和杰出成就的项目。此次中交设计两项成果同时获奖,彰显了其在世界桥梁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中交设计旗下公规院在国际桥梁大会上早已成绩斐然,已先后12次问鼎大会荣誉,其中4次荣获“乔治・理查德森奖”。此次获奖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首个重大工程项目,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战略意义重大。项目主线长31.1km,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其中黄茅海大桥为主跨2×72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公路三塔斜拉桥,其规模与技术难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双堡特大桥则是中交二公院继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2018年获奖)后,时隔七年再度获“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殊荣的又一杰出桥梁作品。该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区西南,是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上跨风光旖旎的大洞河峡谷,轴线地貌呈“W”形,桥面至谷底深达320米,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中交二公院桥梁设计团队创新采用2×405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连续拱桥跨越峡谷,成功攻克建造过程中的诸多难题。这座于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的大桥,是已建世界最大跨连拱桥。
公开资料显示,中交设计是中国工程设计咨询领域的国家队和领军者,已经在非洲、东欧、东南亚、大洋洲和拉美地区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72.8亿元,其中境外业务增长迅猛,实现海外新签合同额2.18亿美元,同比增长81.6%,业务覆盖交通、新能源、市政、环保等多领域,国际化优势日益显著。
除了深耕原有业务领域,中交设计正加速布局AI+智能基建、低空经济、地下空间开发等前沿领域,大力加码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打造未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前,公司已成立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主导了多个城市低空经济的总体规划以及空域管理试点方案的设计,并依托“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大力推动数字设计院的建设,积极探索智慧交通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场景,不断加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建设发展。
未来,中交设计将在巩固核心业务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持续驱动行业的升级转型,引领行业革新。同时,公司还将深度构建包括大城市、大交通、AI基建、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在内的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业务生态圈,并积极提升国际化战略话语权,以更具战略高度和实践价值的“中国方案”赋能全球高端设计咨询市场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