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广州褪去喧嚣,珠江两岸的灯火如星河垂落。结束了一天的办案工作,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重罪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小涂并未急着离开,她合上一宗毒品犯罪案的卷宗,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上的电子工作日记,指尖轻敲键盘,记录下当天的办案细节与思考。这样的场景,在她从检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重复了数千次。正是那些她曾经在深夜写下的“待核实”“存疑”标记,7年前的这个时候,成为了她撬动悬案的杠杆——三宗看似孤立的毒品犯罪案件,最终因日记中的蛛丝马迹串联成雷霆一击,六名毒犯被成功追诉漏罪,两名主犯从有期徒刑改判死刑,潜逃七年的制毒技师被抓捕归案。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某个加班的深夜,她在一米多高的案卷堆里,捕捉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
嫌疑人再现
2018年4月,一宗潮州毒品案交到了检察官小涂手上,数十本卷宗如小山一般摆到了她的桌案上,她逐页翻阅,目光忽然定格在审讯笔录中的一个名字。
“钟某创?这个名字好像在哪见过。”小涂沉思道,她迅速调出当年的工作日记。屏幕上的搜索结果令她神色一凝:此人正是她2016年经办的中山毒品上诉案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该案中,钟某创等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制造毒品被立案侦查,遗憾的是,当时因为证据不足而未能将此6人绳之以法。
狡猾的嫌疑人再次出现,这次又当如何?小涂迅速将视线拉回到眼下正在办理的潮州毒品案上。然而,令她感到困惑的事情再次出现——钟某创等6人在潮州这宗毒品犯罪案中依然因证据不足而未被起诉!
“两宗案件的证据结构如出一辙,仅有同案人口供,缺少直接证据,客观间接证据又不能形成闭环。”小涂眉头紧锁,“但‘疑罪从无’是铁律,若不能突破证据瓶颈,犯罪嫌疑人或将因证据不足而继续逍遥法外。”
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对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进行初步摸查后,小涂有了新的发现:钟某创等人因涉嫌参与梅州另一宗毒品案已被抓捕归案,经由梅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作出有罪判决。钟某创等人不服,提起上诉,省法院二审以犯罪证据不足,于2018年2月裁定发回重审。此时,该案正由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承办检察官通过联系梅州市人民检察院办案公诉人了解到,该案虽然因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但证据体系相对而言较为扎实。她敏锐地意识到:若能以梅州案作为突破口,或可撬动中山、潮州两案的证据困局。在向部门负责人进行汇报后,得到了部门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和细致指导,要求承办人紧盯案件,追诉漏罪,强化监督,决定对上述三宗毒品犯罪案件开展自行补充侦查。
三宗案件之间人员互有交叉,关系错综复杂。为了理清案情,找准补查点,承办检察官一头扎进纷繁复杂的证据堆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对二三十名涉案人员的每个犯罪细节进行逐个梳理,逐事比对。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掌握了多人多起毒品犯罪案件的全貌并形成详细的补查提纲。省、市两级检察院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进一步夯实了梅州毒品犯罪案的证据体系。
在检察机关的有力指控下,2018年11月2日,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作出一审判决,以制造毒品罪(预备)分别判处钟某创等6名被告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十五年,钟某创等人再次上诉,省法院于2019年9月17日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
梅州毒品犯罪案的成功办理,有效打击了钟某创等罪犯的嚣张气焰和侥幸心理,为进一步追诉中山、潮州两宗毒品犯罪案的漏罪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刑诉法有关规定,在明确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钟某创等人涉嫌参与的中山、潮州两宗毒品犯罪案具有管辖权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向梅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函,要求该院对上述两宗毒品案一并予以审查。
成功追诉漏罪并查获漏犯
梅州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指派第一检察部负责人具体承办。承办检察官认真梳理证据材料,制定有针对性的补查提纲,积极引导侦查机关开展补充侦查。
补查过程充满挑战。审讯中,相关涉案人员对自己在2016年所作的口供均不同程度翻供。承办检察官沉着应对,逐一核实翻供的理由,通过调取相关讯问视频,证明侦查阶段的供述取证程序合法,多次问话笔录所供述的主要事实内容稳定一致,并且有关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反观相关涉案人员的翻供则缺乏合理理由以及相应的线索或证据材料予以佐证。此外,办案人员还进一步通过采取技术侦查等手段成功获取有力证据,最终补充完善并夯实了所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2021年11月,梅州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和制造毒品罪,再次将钟某创等人送上被告席。法庭上,公诉人以严密的证据体系和严谨的逻辑论证有力驳斥了被告人的种种狡辩,6名被告无法自圆其说。法院最终全面采纳检察机关的指控主张。2022年12月15日,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钟某创等6名被告分别犯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至十八年有期徒刑不等,6名被告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阶段,省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更加注重教育感化,适时开展法庭教育,促使案犯卸下思想包袱,承认自己所犯罪行,表示愿意悔过自新,并检举揭发了中山毒品案一名尚未归案的制毒嫌疑人林某,侦查机关根据检察机关提供的线索迅速抓获了该名犯罪嫌疑人。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钟某创等6名毒犯作出终审判决,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钟某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庄某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他4名罪犯分别以贩卖、制造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十五年不等刑期。2023年12月21日,中山市人民法院一审以制造毒品罪判处漏犯林某有期徒刑十五年,2024年3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林某上诉,维持原判。
透过省检察院办公室窗户,小涂望向窗外璀璨而温暖的万家灯火,内心坚定而自豪。七年的追凶长跑,数十万字的办案日记,终于化作守护万家安宁的一砖一瓦。在毒品犯罪日益隐蔽化的今天,无数个如小涂般的检察人以“疑罪从无”的理性与“除恶务尽”的担当织就了一张惩恶扬善的天网。而那一篇篇写满思考的办案日记,正是这张网上最坚韧的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