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市场或许正在遭遇寒冬。4月29日,国内行业龙头珠江钢琴(002678.SZ)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24亿元,同比下降42.11%;归母净利润为-5168.47万元,同比下降162.52%;扣非净利润为-5380.09万元,同比下降156.58%。
此前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珠江钢琴营收6.77亿元,同比下降39.97%,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同比下降4108.2%,扣非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下降409.55%。同时,2024年公司存货规模维持在12.98亿元高位,全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比显著增加,成为亏损扩大的直接推手。
珠江钢琴表示,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全球经济下行、教培行业监管收紧、教育装备采购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钢琴需求持续下降。同时,乐器行业消费市场整体疲软,销售大幅下降,生产规模缩小,生产成本要素攀升压缩利润空间。
据中国乐器协会《2024年产业白皮书》动态监测数据显示,钢琴销量从2018年35.6万台降至2023年12.8万台,跌幅高达-64%,2024年更是跌破10万台警戒线。
珠江钢琴正在寻求从单一的制造业向文化服务业转型升级。4月1日,珠江钢琴公告以自有资金2亿元投入布局文旅产业,标志着其从文化制造业向文化服务业的战略转型。新设立的全资文旅子公司,作为珠江钢琴文旅业务的投资和实施平台,定位于“旅游景区运营、研学教育实践、文旅产品及线路开发”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平台,将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增强抗风险能力。
此前2月,珠江钢琴和民乐生产企业乐海乐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乐海民族乐器(河北)有限公司。以前被视为小众市场的民族乐器,随着国潮文化的崛起,开始迎来爆发。因就业考量,琵琶、中阮等民族乐器更受艺考生的青睐。双方将在品牌塑造、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这场“中西合璧”的合作将拓展珠江钢琴的新商业版图。
珠江钢琴从去年就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在战略层面,珠江钢琴有意构建内容生态,向文旅、服务等轻资产业务靠拢。通过在文创、教娱等新领域的文化输出,再反哺钢琴业务,实现产业闭环。2024年5月,珠江钢琴与锐丰文化、未来演艺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合资成立珠江锐丰文旅,开辟文化演艺新赛道;同时,利用自身木材加工优势,打造特色“珠江文化”IP,开发文创产品,并推出中高端实木家具品牌“珠江琴韵”。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钢琴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珠江钢琴发展文旅、民乐、家居等业务,试图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转型,是图生存谋发展的应对之策,但想要在新赛道有所作为,还需在文旅服务和内容创新方面不断推出“拳头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