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玉琢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下称“莫旗”)创新构建“跨区域劳务协作+职业技能提升”双轮驱动机制,通过搭建人力资源流动平台、深化东西部劳务对接、实施精准培训计划等举措,实现劳务输出人员数量与就业质量“双提升”,探索出一条“东西协作、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
为破解“务工人员不敢出、企业用工不稳定”难题,莫旗跨省联动搭建起跨区域人力资源流动平台,与宁波冠匠工具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力务工基地”协议,建立“定向招聘+岗前指导+跟踪服务”全链条机制。
宁波冠匠工具有限公司每年预留30%岗位定向招聘莫旗劳动力,两地联合建立跟踪服务专班,跨区域协调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目前,这家企业已累计吸纳莫旗籍员工130人,员工月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部分技术骨干年收入超10万元。
“在这里务工三四年了,每月能赚七八千元,企业还帮我们安顿好了生活。”来自莫旗额尔和乡的务工人员卜凡龙说,现在已有三四十位同乡在浙江稳定就业。
莫旗深化南北劳务协作,今年3月,旗就业服务中心先后前往北京石景山区、湖北省潜江市、浙江省宁波慈溪市、余姚市等地开展就业服务交流学习活动,围绕深化劳务协作、推动就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签署了劳务合作协议。
潜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党支部委员黄玮表示,两地计划建立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整合政府引导、院校教育、企业实践资源,为产业精准输送高素质人才。通过信息互通和常态化合作,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劳动力“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为增强外出务工群体归属感,莫旗连续组织“暖心探亲团”赴浙江宁波等地走访慰问,并联动当地人社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衔接等服务。
“带着家乡的特产和关怀,让务工人员感受到‘离乡不离情’。”莫旗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吴跃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拓展务工基地及帮扶车间,推广“点对点”劳务输出模式,并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贴;同步开发本地季节性灵活岗位,通过“天天零工”线上招聘、线下专场招聘等渠道,帮助留守劳动力和脱贫户实现就近弹性就业。
下一篇:光源里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