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顺
在明代,南京快园闻名遐迩,连当朝天子都慕名而来。“驴友皇帝”明武宗南巡南京时,在快园玩疯了,余兴未尽又去园内的小西湖乘舟垂钓,因钓上一尾“金鲤”而手舞足蹈,失足落水,从此小西湖又被坊间戏称为“浴龙池”。
快园原为明代文人徐霖所建。世称“江东才子”的徐霖厌恶名缰利锁,为追求真快乐将所建园林取名为“快园”,而园内小湖因景色旖旎酷似袖珍版杭州西湖,被时人誉为小西湖(一说小西湖之谓在凌霄购园前后才有其名)。后来,快园几易其主,园主均寂寂无名,到了清乾隆五十年,快园又迎来了新主人——凌霄。
凌霄(1772—1828),一名延炯,亦名延煜,字芝泉,又字一飞,号快园居士。他在南京富人圈里堪称大咖,自称“百万黄金撒手轻,半为侠士半书生”。凌霄喜欢以诗文会友,主雅客来勤,一时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名士云集于斯,快园重振其时,可谓继徐霖后,快园再度声名远播。
凌霄因仰慕弃官云游、自由洒脱、狂放不羁的大才子袁枚,并与之从游、请教,遂在官场上“不思进取”。他与当时名噪一时的文人孙星衍、洪亮吉等人交善。工诗书篆刻,著书立说有《芝泉集》《快园诗话》等。
凌霄在为人处世方面受袁枚影响颇深。袁枚自称不喜佛、道二氏之说,曾有过酒后掷观音像之举,也不许家人信佛,但他对神鬼狐怪却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深信不疑,多次请相士为自己算命卜卦,晚年每逢九逢十“易招祟”之岁,总是依相士之言远足云游以“避凶趋吉”。再看凌霄,有许多文友信佛,虽然他很少与这些“出世众友”去寺庙,但自称居士,在家设佛龛佛像礼佛。他对“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也笃信不疑,与袁枚如出一辙。
凌霄在生活品位方面也仿效袁枚。袁枚在随园里种植了许多花,最爱兰花。他曾在《偶成》里写道:“幽兰花里熏三日,只觉身轻欲上升”。据清末《江宁风物志》载,凌霄经常向袁枚请教育花之术,在快园内种植百余种花卉,还多次请袁枚亲临快园指导,以确保园内“四季皆秾”。凌霄也会根据快园的特点创新育花。某年初夏,袁枚又一次应邀去快园“赐教”、赏花,对快园错落有致的新布局赞不绝口。尤其是园内一株株攀援而上的凌霄花在暖风中竞相怒放,更令宾客赏心悦目。
乾隆末期,儒雅之风仍盛行。因凌霄好客,快园雅集,名士争趋。有诗赞曰:“名士总无天堑隔,好风凭送德星来”,斯时名士称德星。凌霄也颇为得意地说:“余每款四方名士于中,凡开百人之宴者,九次。”由此可见,凌霄主快园之盛不亚于徐霖主快园之盛。
到了同治年间,南京几经战火,快园亭台楼阁毁于一旦,原址逐渐被民房挤占,只剩下一泓湖水。清末民初徐寿卿所编修的地情书《金陵杂志续集》仍刊有“小西湖”名目。民国年间,历史学家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这样记述快园:“园内有宸幸堂、浴龙池,皆纪实也。”“今虽废为丘墟,而春水鸭栏,夹以桃柳,土人犹呼小西湖焉。”
2013年9月,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大修于清乾隆年间,败落于民国年间的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经修缮后对外开放。说来有趣,当年居住在老门东地区的快园居士凌霄似乎以另一种方式再度降临。每到夏天,老门东的古巷里到处盛开着迎风怒放的凌霄花,灿若云霞的场面十分壮观,三三两两的游人穿行在迷人的“繁花之巷”,仿佛游移在梦幻中的童话王国。此情此景,令人神往,浮想联翩。
上一篇:山东58所高校新增152个专业点
下一篇: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