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或能“变身”天体物理实验室
创始人
2025-05-07 11:00:45
0

  【今日视点】

  近几十年来,亘古荒凉的月球表面开始变得不一样。中国和美国都向月球派遣了多款探测器,也计划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表面。与此同时,月球正成为热门科研目的地,全球众多科研团队在绘制蓝图,试图将其打造成史上最尖端的天体物理实验室,这可能实现吗?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一些长期困扰人类的疑问,或将在这片银色荒原找到答案。

绘制“宇宙黑暗时代”全景图

  无线电波是探索遥远宇宙奥秘的关键钥匙。虽然人们能利用各种波长的光观测恒星与星系的“蛛丝马迹”,然而唯有通过无线电波,才能窥见宇宙第一缕曙光诞生前的“宇宙黑暗时代”。这段时期为后续星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要想解开它的秘密,必须捕捉到宇宙大爆炸约38万年后第一批氢原子释放的光子所携带的信息。

  然而,这些最古老的光子仅以低频无线电波的形式存在。在地球上,它们或被大气层反射,或被人类活动产生的噪音淹没,几乎无法捕捉。而月球背面这片永远背对地球的寂静之地,或许正是观察它们的理想窗口。通过分析这些原始光子的分布,天文学家有望绘制出“宇宙黑暗时代”的全景图。

  不仅如此,月球背面的射电望远镜还能捕捉系外行星的极光与磁场信号,这些微弱信息在地球上同样难以分辨。此类研究将帮助科学家理解系外行星的环境,甚至探寻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月球还能大幅提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观测能力。EHT曾拍摄首张黑洞照片,而月球表面的无线电观测站若与地球望远镜联网,将使其成为更强大的“宇宙之眼”。更高精度的黑洞照片不仅能揭示这些神秘天体的本质,还能进一步验证引力理论。

  作为首个月球射电天文实验,NASA的“光电鞘月球表面无线电波观测仪”(ROLSES-1)去年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尽管其意外倾倒,数据收集能力受限,但仍成功捕捉到来自地球和木星的无线电信号,证明了月球观测的可行性。

  “月球表面电磁学实验”(LuSEE Night)将于2026年启动,目标是探测银河系的低频光,向“宇宙黑暗时代”的终极答案更进一步。而NASA的“月球陨石坑射电望远镜”拟在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内架设直径350米至1公里的巨型网状天线。若成功,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接收器之一,凭借它可以听到古老宇宙的“喃喃低语”。

研究“时空涟漪”的科学平台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上,月球正成为研究引力波——“时空涟漪”的理想平台。

  目前,地球上的科学家已成功捕捉到双黑洞合并、双中子星碰撞等天体事件产生的引力波。他们希望未来能捕捉更多引力波,进一步揭示黑洞、中子星和引力的本质。

  然而,地面观测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必须排除地震、水流、潮汐乃至人类活动带来的干扰。相比之下,月球堪称理想的观测地点。这里地震活动微弱,没有大气扰动,更无人为噪音。更重要的是,月球表面的气压仅比LIGO精心维持的真空管高出十倍。

  意大利格兰萨索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简·哈姆斯认为,在月球上建造和运行引力波探测器将事半功倍。科学家甚至有望发现LIGO无法探测到的引力波源,比如超大质量黑洞的合并事件。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贾斯敏·吉尔表示,月球观测站还将帮助科学家研究超新星爆发时的核心坍缩过程,揭示恒星如何蜕变为中子星或黑洞的奥秘。

  目前,科学家已着手研发“激光干涉仪月球天线”(Luna-LIGO)。根据计划,3台携带精密仪器的着陆器将部署在月球陨石坑边缘,彼此间隔数公里。每个着陆器都将配备激光系统、反射镜和先进的隔振装置,以消除月震的微弱干扰。这一系统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升空。

  欧洲空间局也在推进“月球引力波天线”(LGWA)计划。在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温度可低至-246℃以下,这种极端环境将极大提升探测灵敏度。在陨石坑底部部署一组振动传感器,就可能探测到地球上无法捕捉的远古黑洞等天体产生的引力波。这些突破将为科学家打开观测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下一代红外天文台的理想家园

  近年来,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凭借先进的红外观测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观测图像,正在重塑人们对宇宙演化的认知。而月球上那些深邃的陨石坑,或许将成为下一代红外天文台的理想家园。

  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让-皮耶尔·美拉德正领导一项研究,探索在月球永久阴影区建造红外望远镜的可能性。这些天然形成坑洞的凹形结构,本身就是完美的望远镜基座。月球微弱的引力环境还允许建造超大口径镜片,这是在地球重力场下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地球引力会导致镜面玻璃变形。

  美拉德的研究表明,月球红外望远镜的灵敏度可能远超现有任何地基或天基观测设备。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马丁·埃尔维斯表示,在月球上,很多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然而,这项宏伟计划面临着一个棘手挑战:月球尘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学家米哈伊·霍拉伊表示,月球上的尘埃会在月球的日出和日落时漂浮,原因至今未明。这种异常行为不仅可能干扰红外观测,还会影响引力波探测器和射电仪器工作。在建造任何月球天文台前,科学家必须彻底研究月球尘埃的特性。此外,未来的月球观测站还需应对强烈的宇宙辐射和昼夜之间的巨大温差。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刘 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连续六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5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5年4...
南京“融老师热线”举行家长培训 转自:南京晨报 记者 徐海兵 摄 晨报讯(通讯员 周秋红 唐宁宁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宫颈癌术后13年复发,专家提醒... 转自:南京晨报 近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一病区成功为一位宫颈癌根治术后13年复发阴道残端癌...
手术室里的“飞盘侠” 转自:南京晨报 2025年元旦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手术室的灯光依然明亮。巡...
牛首山工会开展户外太极瑜伽培训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谢元凤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近日,牛首山工会举办“芳...
玩转重庆,这条Artwalk路... “五一”假期,重庆“热力全开”,再次成功跻身“五一”假期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面对传统网红打...
劳动者之歌 | 全国劳模王飞:... 北疆新闻呼和浩特消息(记者 李艳红)“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工人应该做的事情。这些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
国内首个地下四层“T型互通立交...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周勉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全长2.37公里的快速路不...
过期药危害大 定期对家庭药箱“...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家庭药箱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标配”。然而,在看似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
子宫内膜息肉一定要处理吗? 转自:南京晨报 随着女性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定期妇科体检成了女性的首要选择。近日,黄女士忧心忡...
央行、证监会发文支持科技创新债...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韩昱)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
阅北疆 品书香 | 内蒙古出版... 效果图新华融媒消息(杨净毓)5月15日至19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长春启幕。内蒙古出版集团作...
“五一”假期安徽12315平台... 星报讯 5月7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五一”假期投诉举报咨询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省...
黄葛树之恋 □王文玉 老屋窗外的黄葛树,每逢“五四”前后,绿了整整一年的叶,就魔幻似地变成了金色! 我是怎样眷恋...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 有效激发企业...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冒充“原切肉”? 假劣肉制品整... 据新华社电 假劣肉制品整治行动来了!记者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于4月至...
安徽凝心聚力推动平安建设迈上新... 每10万人命案发案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最低水平; 刑事案件、诈骗案件、涉黑涉恶“十类案件”、传统侵财案...
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细化措施 支...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孟珂 田鹏 毛艺融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
慧眼观楼市 | 公积金贷款利率...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珂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
15.77亿元! 内蒙古“五一... 北疆文旅消息(记者 张鑫)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五一”假期,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重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