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下午18点左右,外媒先报了明天会有金融口的重磅会议的消息,随后国新办发了采访通知,明早人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的负责人,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有关情况。
从公文写作的角度说,“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人”一般主要指一把手,如果是副手,称为“有关负责人”更妥,但这里确实比较模糊,也有可能是我理解的不对,因为0924发布会的预告,确实是提了具体名字的。
消息传出后的1个小时内,A50期货从跌0.2%到涨0.5%,反弹了0.7%左右,而长端债券收益率则小幅下行,显示出市场预测会有金融相关的刺激政策出来。
我自己估计,不管是不是一把手出席,都应该不会发布太多突破既有框架的政策,可能主要是把之前在“研究”或者“择机”的政策,特别是4月25日会议已经提到过的方向,正式公布一下,尤其是涉及到需要三部委互相配合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创立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就涉及人行和金融监管总局的消费信贷再贷款,又比如针对出口和外贸企业的专项信贷支持,再比如“债市科技板”,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一些政策突破,等等。
也不排除,会有降准相关的信息。
不过,建议不要抱有太大的预期,这更可能是一场阶段性成果的定期通报。
明天发布会后,我们会在星球里第一时间解读。
......
好了,回到今天的市场部分。
昨晚提到A股今天大概率会预定一个高开,结果开市后,市场比预想的还要强一些,90%以上的个股上涨,927只股票型ETF里面,只有14只是下跌的,占比不到2%,也就是说,市场的赚钱效应和获得感,拉满了。
全天最强的方向是中证2000,高开高走,几乎没有回调过,收涨3.25%,收盘点位是2522点,而4月3日的收盘价是2517点,也就是说,小盘股已经完全修复了对等关税导致的下跌。
比较有意思的是,国家队上个月托底时候大笔买入的方向,也就是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距离完全修复都还有1-2个点的差距,而完全没买的中证2000,却率先冲刺破线了,这也显示出,市场的力量,比想象的还要强一些。
不过,喝水不忘挖井人,有一说一,要是没有这回国家队雷霆的出手速度,和透露出的极其坚定的维稳决心,股市的反弹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这有点像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当一个人拿到保底offer之后(类似国家队保证了股指的底部),心态肯定会好很多,后续的面试往往更能够超水平发挥,不至于被面试官PUA。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要我打个分的话,我愿意给国家队(以及证监会等有关牵头部门)打个99分,扣掉1分,因为他们出手太快了,我还没抄够底,就拉起来了。
说回来,今天之所以A股,特别是小盘股比较强,我觉得核心是几个原因。
1、昨晚说过,整个假期,外围市场,包括港股,都在走贸易战风险修复的逻辑,包括中美之间,现在传递出来的信号,是“可以谈”或者“已经浅谈过了”,这种阶段,往往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礼貌阶段,所以剑拔弩张的味道会少很多;
2、节前最后一天,融资余额减少了150多亿,是3月以来第三多的,仅次于对等关税发布会的那两天,估计趁着国庆期间外围的回暖,今天这些避险资金加速回来了,具体可以看下明早两融余额的日度变化,估计是大幅增加的;
3、从上到下,对五一的旅游和消费数据都炒的比较热,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五一国内旅游的体感类似于花钱买罪受;
4、人民币大幅升值,让大家有外资要加速买入的预期。
但说实话,市场今天选择忽视了坏消息(比较差的服务业PMI),而相信了所有的利好,短期情绪有点过高。
比如,对人民币升值这个事情,很多人有点因果颠倒了——并不是因为外资买进来了,所以人民币升值了,而是因为亚太地区货币升值,被动带飞了人民币。
昨天我们提到港元和美元是联系汇率机制,但实际上,人民币和美元,也是一个隐性的挂钩关系,比如,在这轮美元指数大幅波动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在7.3附近窄幅震荡,以至于美元大跌的过程中,由于贴住了美元,导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非美货币大幅贬值。
所以,当汇率来到7.2之后,类似于港元来到了7.75的强方兑换保证区间,央妈没有让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意愿,以至于对美元基金这样的外资来讲,现在买人民币计价的A股,短期来看,反而是人民币贬值,汇率端亏钱的概率要更大。
......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港交所开始抢公司了、以及对五一休假的建议。
1、港股,“抢夺好公司”的战斗,已经打响。
今天一早,宁德时代公告,正式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预计本周内启动H股上市的程序。
我大概解释一下,内地企业去香港上市,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比如找券商、准备材料啥的,大概需要6-12个月;二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期间还需要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可以同步),然后完成上市聆讯,类似于上市审查,大概需要3-6个月,去年港交所优化审查机制后,还缩短了时间,这回宁德时代一共用了2个半月左右;三是路演、招股等上市前的发行工作,大概需要2-3个月。
下图,是具体流程图,宁德时代完成了红色框框的那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剩下其实就是找钱来认购新股的事情了。
特意提这个事情,是因为这事的背后,有三条长期的主线。
第一条主线,就是国内企业,出海的步伐加快。宁德时代显然不缺钱,去年净利润是500多亿,分红380多亿,股利支付率超过了70%(之前最高的年份也就25%左右),也就是赚的钱基本都分掉了,而去港股上市,是因为港股募集的是港元,可以自由兑换成美元,出海扩张业务更加方便,也方便外资股东入股。
第二条主线,是港交所争夺优质上市公司的步伐加快。这个我们节前刚聊过,今天,香港的特首,亲自表示,港交所要开通“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来港上市,尤其是“安排专设团队尽早与潜在申请人沟通”,其实针对的就是中概股回流,以及内地上市公司实现A+H上市。这带来的结果,是港股继续保持对A股的“错位”,会有很多在A股买不到或者更便宜的品种,使得南向资金持续性的加仓,近期可以看到,凡是进了沪深港通的标的,普遍都会有一轮大涨,比如今天公告调入的山东墨龙,单日暴涨了188%,这就是南下资金的威力。
第三条主线,是优质股权大时代的来临。香港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一个交易所要繁荣起来,靠的就是伟大的企业,吸引长期的资金,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也是这么回事。
2、跟投建议。
暂时没有什么更新,表韭全球那边,主理人有一次调仓,等下次跟投的时候,再介绍。
3、关于春/秋假制度。
聊个和金融无关的。
这回五一的国内旅游,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旅游体感应该说是很差的。
网友有很多建议,比如施行灵活休假,比如按长江划分,南北方错峰休假,等等,坦率说,这些建议没一个靠谱的,都不具备可落地性。
说起来的话,最靠谱的,应该是春秋假制度——杭州2014年开始已经在实行了,也就是在中小学阶段,多放一次春假和秋假。只要孩子放假了,想带娃出去玩的家长,自然会多请假,然后出去多消费,否则,即使你给很多“社畜”10天、15年的年假,如果孩子不放假,那么也是白搭。
我特地问了杭州的小伙伴,确实反馈说,比如这回春假期间,带娃出去的很多。
因为“理直气壮的请假”,其实是一种职场,甚至社会文化,请假的理由,如果是带娃出去玩的话,大家会更心安理得一点,毕竟你的领导,你领导的领导,大概率也有娃,他们自己也会有类似的计划,这种文化很容易自上而下形成共识,蔚然成风。
每个城市施行错峰的春假和秋假,就能避免出行的集中度,整个城市,包括你工作的上下游,都能适度放慢一些节奏。
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来看,带娃出游的家庭,一定是最舍得花钱的,毕竟再苦不能苦孩子,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至少比那些自己出去玩的“特种兵”能多花点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