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持续优化优化布局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开展工程技术、物流运输等领域专业化重组整合,涉及资产总额500余亿元、员工10万余人,产业集中度有力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建机制、强保障,确保改革重组“蹄疾步稳”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专题开展功能使命研究,分类建立发展定位管理清单,将各所属企业现有业务划分为主业、拟培育主业和非主业,集中力量做强主业,加快发展拟培育主业,对非主业按照“保留控制、有序退出、探索发展”三条路径区别对待。二是强化组织推动。立足各企业发展定位和生产经营实际,梳理确定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气合作开发、风险作业、运输物流、射孔、信息等八项重点改革重组事项,组建了1个集团专班和8个业务专班的“1+8”专班体系,逐项研究编制改革重组方案,建立周小结、月碰头、季通报的工作联动机制,按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展、协调问题、打通堵点。三是配套支持政策。强化调查研究和风险防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配套制定重组保障政策。在重组流程方面,开辟内部审批“绿色通道”,优选财务、法律等骨干力量,靠前研究推动风险资产处置、管理权移交、新公司注册等工作;在人员安置方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平台,鼓励富余人员输出创效,并对输出及接收企业给予工资总额支持;在队伍稳定方面,发挥党支部思想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宣讲、谈心谈话等方式答疑解惑、争取理解。
抓重点、促转型,推动大庆钻探“整装出发”
一是强化管控体系系统重塑。大庆钻探隶属大庆石油管理局,近年来受市场化程度不高、历史包袱重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发展陷入困境。中国石油采取向中油技服注资40亿元,以中油技服占股60%、大庆石油管理局占股40%的方式,合资组建成立了新的大庆钻探公司,升格为集团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压减二、三级机构23.3%、17.7%,一体推进业务结构调整、管理体制优化和运行机制创新,显著改善了资产质量、激发了发展活力。二是强化业务布局有进有退。加快做优钻井、井下等传统业务,壮大定向井、钻井液等优势业务,大力发展试油、带压作业等高附加值业务,萎缩退出和优化调整后勤、生产保障业务13项,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2024年累计完成钻井2738口、进尺430万米,同比增长38%、17%,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1%,优势业务和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稳步提升。三是强化队伍结构优化配置。大庆钻探聚焦破解长期整体性冗员、结构性缺员等矛盾难题,系统推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内部优化盘活1600余人、向大庆油田所属采油厂、中油电能等企业转岗分流8500余人,一、二、三线员工比例由0.8:0.7:1优化至1.7:0.9:1,有力充实了一线力量。
优布局、创一流,打造部分领域“行家里手”
一是推动炼化催化剂业务特色化发展。围绕打造催化剂“科研-生产-销售-服务”完整业务链、集聚和壮大优势资源,整合了兰州石化、抚顺石化催化剂生产销售等业务力量,重组设立昆冈先进制造公司,着力打造催化剂特色技术和拳头产品,超前培育特种新材料、生物制造技术,为提升催化剂产业链整体协同效应、助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推动物流运输业务现代化发展。围绕构建“平台+运输”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运输公司调整设立为昆仑物流公司,整合吸收了部分油气田物流运输业务,退出加工制造、基建工程等非主营业务,有序移交海外物流运输业务,布局“平台+”物流新模式,形成了联通采购、支撑生产、服务销售和“平急两用”的石油石化产业链物流网络,高质量服务油气主业加快发展。三是推动油服射孔业务专业化发展。围绕推动油气工程技术加快向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持转型,加快推进射孔业务(对井下预定层位进行爆炸开孔,以便地层内油气通过孔眼进入井筒的作业活动)专业化重组,将部分油气田、钻探企业所属的4家射孔企业整合划转至中油测井公司,完善射孔服务资源优化布局,深化市场营销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射孔业务服务保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