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停工。建设者们坚守一线,瞄准节点,开足马力,抢抓施工进度,确保项目优质高效推进。分析指出,随着项目建设和资金到位逐步加快,二季度基建投资预计将进一步提速。
5月4日,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中铁建设的近200名建设者正在进行站内地面石材、墙面及吊顶装饰板等施工作业,全面推进室内机电与装饰装修等方面施工,车站最大采光井顶面装饰基本完工。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节点,计划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将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千里之外,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取得新进展。5月2日,该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转子吊装,标志着我国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开始进入总装阶段,为今年年底电站首机投产发电奠定基础。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700兆瓦,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425兆瓦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主要供应浙江电网,并为华东电网提供灵活调节电源,将有效助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天台抽蓄电站在行业内实现了三个‘首次’,即首次规模化应用1000兆帕水电高强钢,首次在抽蓄行业采用低热水泥,首创开展坝面全无人化智能筑坝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推动我国水电行业发展储备了关键技术。”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蓄公司负责人景茂贵说。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使用加快,“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比1-2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二季度被视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期,多地、多领域更是全力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定有效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以交通领域为例,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提质完善,沪渝蓉沿江高铁、京港澳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平陆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藏铁路、首都地区环线G95贯通工程、G3033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三峡水运新通道、中国邮政第二航空枢纽(郑州)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的同时,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加大。4月24日,2025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招标发行。预算安排显示,我国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进一步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有利于尽快形成实务工作量,扩大总需求。
中金公司研报称,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预计二季度广义基建投资同比仍有望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中国银河证券研报预计,二季度基建将继续在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篇:“五一”假期青海旅游市场热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