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七彩玉谷
创始人
2025-11-26 00:11:50

(来源:市场星报)

清晨的仙寓山被薄霜轻覆,山谷吐出第一缕寒意。自西口入谷,沿新修栈道缓步下行约百米,一座三层飞檐的碧落阁凌空而立,匾额墨迹清峻。登阁远眺,云海在脚下翻涌,主峰1376米的仙寓山如青色巨屏横亘天际,群峰肃立,气象苍茫。

下行至谷底,一座藤蔓缠绕的木拱桥静卧清溪之上,名曰问仙桥。桥身不施一钉,榫卯相衔,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棕红色的彩石在水流冲刷下泛着玉质光泽。初冬水温更凉,指尖一触,寒意便顺着脉管攀上来,却也把谷中万物的轮廓洗得更加分明——岩壁的纹理、石面的光泽、水纹的走向,在清冷里一一显露,那是内敛的锋芒。

七彩玉谷得名于谷中斑斓的彩石。地质学家说,这些彩色花岗岩形成于三亿四千万年前,为火山爆发后冷凝的岩浆岩,经亿万年水流切割与风化,棱角尽去,质地却愈发坚凝。初冬阳光稀薄,谷中色彩不似盛夏那般泼洒,反而在冷暖交织中更见层次:赭红如铁,丹霞似火,青灰若黛,乳白如脂,间或有紫与靛的幽微闪烁。它们或卧或立,或聚或散,被溪水串起,如一条被时间打磨的玉带蜿蜒谷底。临水照影,石面微光浮动,如旧瓷开片般细密温润;涉水而过,脚下圆润的卵石在鞋底滚动,发出极轻的摩擦声,与远处瀑布的轰鸣构成复调。春夏丰水期,彩石被急流反复抚触,色泽愈艳;此刻冬水敛而不发,石色沉静,像从热烈归于沉思的智者,把绚烂压进肌理,把锋芒敛入内心。

自问仙桥折入主谷,峡谷渐窄,岩壁陡立,栈道贴壁而行。水声由远及近,先细如丝竹,继而琮琤成韵,遇石则分,逢坎则跃,层层叠叠地铺展。转过一道弯,忽见崖壁上天然浮雕——仙影崖。火山岩经亿万年风化,竟形成酷似仙女侧影的轮廓,午后斜阳一照,岩面泛出金红光晕,宛如垂眸含笑。再行片刻,一道水帘自崖头垂落,名孔雀瀑。水幕如屏,细碎水珠在冬阳里化作轻雾,随风飘散,沾衣不湿。瀑下是一方深潭,因富含矿物质而呈蒂芙尼蓝,与周边红岩形成强烈冷暖对照。潭边设观景平台与石凳,坐下来,耳畔是水与石的对话,眼前是光与影的推移。一束光从树隙落下,在水面碎成金箔;一阵风过,雾岚自谷底升起,岩影在雾里淡去,又在下一刻重新聚拢。

谷中并非只有石与水,更有古木与苔痕交织的幽微生机。自“孔雀瀑”上行,步道转入名为“绿野仙踪”的原始林带。浓荫蔽日,古木参天,树龄480年的紫薇与680年的甜槠交织成穹盖,枝桠间垂下细长松萝,风过时微微摇曳。林间铺设木质平台与树屋,孩童的笑声与鸟鸣相和,为清冷的初冬添了几分暖意。更妙的是林中“寻羽门”—— 一座由七彩鹅卵石垒成的拱门,门后小径通向幽深洞穴,传说拾得洞中白羽者可获“仙缘”。我却在石径旁停住:一株老树根系从石缝间蜿蜒而出,紧紧“抱”住坚硬岩体,仿佛誓与石头共存亡。它把根须扎进最贫瘠的缝隙,把躯干伸向最稀薄的光线,年复一年,把伤痕长成姿态。这样的生命,与谷中石头互为映照—— 一个柔韧,一个坚刚;一个向下生长,一个向上屹立。人与自然在此达成默契,彼此守望,彼此成全。

如果说水是七彩玉谷的灵,那么石便是它的骨。沿谷而行,随处可见被水长期冲刷的河床,大石与小石彼此依偎、层层叠叠,像一支沉默的军队,手拉手、肩并肩,任凭狂风骤雨、山洪奔涌,也难以撼动它们众志成城的阵势。它们经历过地壳裂变、岩浆奔突、岁月剥蚀,却依旧坚毅如初,美丽如初。地质学家称它们为“会思考却沉默不语的大自然精灵”,我更愿视之为山谷里的花朵——不喧哗,不招摇,只在漫长时光里,把每一次冲刷当作雕琢,把每一次碰撞当作磨砺。它们把坚韧写在肌理里,把从容刻在轮廓上:有的如屏如壁,镇守谷口;有的如砥如柱,撑起水脉;有的如卵如丸,随波逐流却从不迷失方向。它们见证亿万年的风云变幻,也见证每一个在谷中驻足的人——有人为色彩而来,有人为水声而来,有人为光影而来,而我,为它们坚韧不拔的品格而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止是打卡!从展览读懂故宫博物... 转自:新华社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
黄河文化在甘南州焕发新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荆文娜 “过去风沙满天飞,...
“一棵树”背后的三重价值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 荆文娜 在黄河蜿蜒的臂弯里,一棵树悄然生...
山东邦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 证券代码:603151 证券简称:邦基科技 公告编号:2025-101山东邦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公布第五批生产... 建立实施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是国务院安委会推动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