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从预付卡履约保障到赛事护航,再从传统到新兴消费场景,保险业正通过产品创新与生态构建,释放消费潜力,并被视为提振消费的“稳定器”与“助推器”。然而,行业仍需在数据整合、技术应用和政策协同上突破瓶颈,方能实现与消费升级的同频共振。这意味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保险业需进一步打破边界。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保险业的终极目标,是让保障如空气般融入消费全链条,让每一份风险都有解决方案,让每一次消费都充满信心。”
场景催生专属产品
保险业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正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在提振消费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动能。
从哈尔滨的冰雪经济热,到美食IP之城淄博、天水,再到影视取景地新疆阿勒泰……文旅消费领域如何通过保险进行风险化解与体验升级?具体来看,在文旅消费领域,保险业通过精细化产品创新,有效降低了消费风险,提升了消费体验。对于传统旅游景区,阳光财险通过风景名胜区责任保险护航游客安全,游客在参观游览时如因意外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将获得合同约定的赔偿。
此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有保险保障伴随左右。去年1月1日,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始商业首航,并开启常态化运营,阳光财险作为共保险企之一,为该邮轮提供2.34亿元船舶险保障。
太平财险则在景区观光安全领域发力,太平财险山西分公司连续多年承保长治市滨湖文旅中心的观光车和游船意外险,旨在为游客和景区提供针对性的风险保障。在观光车或游船运行过程中,游客可能因碰撞、落水等意外受伤,意外险可报销医疗费用(如门诊、住院、手术等),减轻游客及景区因意外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负担。
在体育产业领域,保险创新正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阳光财险为国家体育场“鸟巢”提供近40亿元运营期保险保障,保障内容涵盖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随着冰雪消费的持续升温,众安保险则聚焦冰雪运动风险,推出专属滑雪保险产品,承保滑雪、滑冰等高风险运动,保障责任涵盖意外受伤产生的医疗费用、紧急救援服务,为冰雪运动参与者等各类群体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新型消费场景中,保险产品创新同样成效显著。随着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众安保险推出了专属的宠物托运保险,涵盖宠物死亡保障及旅途中的三者意外风险,全面覆盖宠物在高铁、航空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
“三重赋能”激活市场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方案》,明确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扩大文体旅游消费等八大举措。这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升级指明了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损、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从行业整体发展维度观察来看,保险业通过风险兜底、信用增信与资金支持三大路径,构建起消费提振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对于当前保险业在助力消费方面主要发挥的作用,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也表示,在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旅游意外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各类保险产品为消费品生产、经营和消费各环节的参与人面临的风险提供兜底保障,使他们能够放心地从事相关活动,能够有效地释放消费者的产、需动能,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信用增信是指保险公司通过承保特定风险(如产品质量、服务履约等),以自身信用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从而降低消费者对潜在损失的担忧。“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信用对于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无论是银行的消费信贷,还是商家的分期付款和赊销都面临着债务人到期不能履约的风险,也抑制了银行和商家扩大消费信用的信心,个人消费方面的信用保险和履约保证保险能够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征信水平,增强银行和商家提供消费信用的信心。”李文中表示。
在通过资金支持赋能消费产业链方面,李文中也表示,保险资金通过投资文旅基建、科技研发等领域,间接促进消费场景升级。
渗透率待“由浅入深”
尽管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保险业在提振消费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点。
这既包括保险产品的供给方面,也包括保险产品的营销方面,甚至还有消费者风险和保险意识薄弱方面。
“比如新能源汽车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智能驾驶新技术引发的传统汽车保险难以保障的问题等;一些旅游保险等低总价保险产品因为营销费用较高不利于产品普及和保障面扩大等。”杨泽云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当前,保险产品在消费场景中的渗透率相对不足,究其成因,在于数据壁垒制约精准定价能力。并且,当前许多保险产品较为雷同,而针对“银发旅游”“短途露营”“赛事经济”“采购消费”等细分场景缺乏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展望未来,保险业与消费生态的共生进化将呈现多重趋势。
场景定制保险或将占据消费险市场较大份额。例如,针对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新兴消费场景,保险公司将开发出更多定制化的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风险保障需求。与此同时,场景化产品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基于保险业在新兴消费场景的深度嵌入中仍有许多待开发的空间,李文中表示,首先,保险公司需要提供更多的场景化定制产品,需要细分消费领域进行个性化保险产品创新,将保险产品嵌入到消费链条之中。其次,运用保险科技手段驱动风险减量服务,例如运用物联网和AI技术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干预,也可以为保险产品动态定价提供依据。再次,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在保障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为相关保险产品定价提供数据支持。
当前,通过产品创新、数据赋能和制度突破,保险业在提振消费过程中已展现舍我其谁的价值。这场静水深流的行业变革,终将汇聚成推动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的磅礴力量。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