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撰稿/枫
江苏白酒“一哥”正在快速掉队。
时隔3年之后,洋河股份(002304.SZ)再度提交了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单。
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扣非净利润68.35亿元,各同比下降了12.83%、33.37%和30.56%。
只是这一次洋河的业绩降幅未免有点过大了些,远高于2019年、2020年(营收同比-4.28%、-8.76%,扣非净利润同比-11.04%、-13.79%)。
如若单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洋河股份已步入亏损。其中,归母净亏损19.05亿元,扣非净亏损15.62亿元。
收入端,情况也没好到哪去,Q4营收已发生腰斩,同比下降52.17%至13.6亿元。环比来看,降幅则更大,达到70.7%。
这还没完。
到了25Q1,洋河股份经营业绩并没有好转起来。恰恰相反,它的业绩降幅在扩大:
营收同比下降31.92%至110.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39.93%至36.37亿元,扣非净利润下降40.21%至36.17亿元。
如此看来,洋河已深陷盈利困境。
千亿市值酒企里边估值最高
在5家千亿级市值以上的白酒公司里边,洋河是唯一一家业绩没有增长的公司。
你看啊,A股“真茅”贵州茅台2024年营收、净利均录得15%以上的增速;山西汾酒盈利能力表现则更为亮眼一些,净利增速超过17%。
表现略显平庸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其净利增速则分别超过5%和1%。不过,这两白酒企业估值也比较低,五粮液的PE(TTM)为15.23倍,泸州老窖为13.29倍。
反观洋河,其估值在5家企业里边也最高,达到23.84倍,高于茅台的22.19倍、汾酒的18.55倍。
事实上,因业绩下滑,洋河股价自2021年1月6日创下232.64元/股历史高点后一路震荡走低,就在2025年4月29日盘中一度触及67.02元/股,创下2017年7月20日以来新低。
就均线来看,已呈现典型的空头排列。
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仅剩1014亿元,相较巅峰时期已缩水2960亿元。
主力产品承压
洋河股份何以至此?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主力产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价位承压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洋河2024年生产量14.55万吨,同比下降了8.4%。
问题就在于在产量下降的同时,洋河库存却在以更快速度增加,同比增长16.38%至4.56万吨。
洋河动销疲弱问题由此暴露了出来。
事实也是如此。2024年,洋河股份销量13.91万吨,同比下降16.3%。具体来看,占总收入84.21%的中高档酒销售收入243.17亿元,同比下降14.79%;占总收入13.61%的普通酒销售收入39.31亿元,同比下降0.49%。
不仅如此,两大业务毛利率均在走低,各为78.71%和45.27%,相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55个百分点和0.89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洋河省内、省外都在溃败。
2024年,省内销售收入下降11.43%至127.48亿元。反观“苏二”今世缘则逆势增长13.32%至105.51亿元,双方在省内的收入差距已由2021年的56.23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21.97亿元。
据东吴证券研报,洋河省内受竞品挤压预计份额持续收缩。
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洋河“苏一”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洋河省外市场情况也不容乐观,2024年收入下降14.35%至154.998亿元。
这背后也反映出了洋河酒的竞争力不足。
一直以来,价格带不到200元的海之蓝是洋河的核心产品(长期稳居白酒行业百亿级的大单品)。
洋河并不讳言,“海之蓝和梦之蓝仍是公司基本盘。短期来看,公司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产品量价问题;长期来看,是要做好营销模式转型以及消费者培育工作。”
为解决供需和量价问题,2025年3月,洋河开始加强了对次高端价格带梦之蓝M6+产品的配额管控。
与此同时,洋河还在今年推出了第七代海之蓝,并对产品品质进行了优化。洋河计划25H1优先在江苏省内投放,定位仍为百元价格带超级单品,进而夯实省内百元价位带的销售根基。
品牌高端化方面,洋河积极布局“真年份”战略,推出手工班年份酒。
不过,这需要时间进行沉淀,毕竟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需要时间培养。
(转自: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