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首发”到“全球共振”:第90届药交会解锁医药产业全链增长密码
创始人
2025-05-23 19:35:15
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广州报道

2025年5月23日,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内热潮涌动,为期三日的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PHARMCHINA)在行业瞩目中圆满收官。

作为中国医药健康领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以“质胜启新篇”为主题,汇聚全球2907家参展企业,吸引超20万人次专业观众共襄盛举。从1979年药品交流会起步,四十余载风雨兼程,全国药品交易会已发展成为集政策解读、创新展示、商贸合作、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见证并推动着中国医药产业从萌芽到繁荣的蜕变。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展会呈现的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医药产业从仿制药主导到创新驱动的转型成效。期待PHARMCHINA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更多‘全球新’‘中国新’成果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规模与国际化双突破

药交会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大会20万参会人员中,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占比32%,医药流通代表占比25%,零售药店与经销商占比28%,其余为行业协学会、投资机构及政策研究部门。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基层医疗系统的观众同比增长40%,反映出基层市场在分级诊疗政策下的蓬勃需求,也凸显展会对产业全链条的覆盖能力。

国药励展总经理马付勇提到:“第九十届展会的价值,不仅在于万余项合作意向的达成,更在于构建了‘政策—研发—生产—市场—资本’的全要素生态。未来,我们将深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线下展会+线上交易+常年服务’的融合模式,让每一家参展企业都能在药交会生态中找到创新坐标。”

不可忽视的是,国际化进程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眼标签——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品牌及总代理企业设立独立展区,其中Hetero,CaplinPoint,Maxmind,李氏大药厂,白金制药等带来全球领先的制剂技术与创新药成果。

同期举办的“2025亚洲生物医药行业交流会”“第三届中国医药国际化创新发展论坛”“2025医药及健康营养行业发展研讨会”吸引超500位国际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医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医药政策、跨境出海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推动中外企业达成合作,标志着中国医药市场正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我们带着全球首款透皮给药技术而来,收获了17家国内合作伙伴。”德国STADA集团亚太区总监约翰逊感慨,“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创新活力超出预期,PHARMCHINA是连接全球资源的黄金桥梁。”

多维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您负责哪个省?”“这款产品什么时候上市?”“这款产品有什么优势?”这样的交谈充斥着现场,山西片区、山东片区、广东片区……企业中各区域的负责人员几乎全部上阵。展台布置更是费尽心思,科技风、民族风、宫廷风应有尽有。

本报记者走访多个展馆,被展会特设的“创新遇见未来”首发专区吸引了目光。该区域集中展示了2023年以来医药健康领域的300余项首发成果。不难发现,此次大会海内外4000家医药大健康企业中既有行业巨头,也不乏前沿生物科技企业与海外创新力量,呈现“头部引领、新秀迸发”的繁荣景象。

此外,展会同期举办的32场会议论坛和相关活动,构建起产业智慧的“超强大脑”,成为政策与智慧的交汇点。

在“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论坛”上,国家卫健委药政司领导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要点,强调“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与“罕见病用药保障”的政策导向;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石晟怡发布《药品流通行业“十五五”发展蓝皮书》,提出“数字化转型、绿色供应链、跨境流通”三大战略路径。

首届创新药上市解决方案大赛成为“人机协同”的创新舞台,硅基与碳基完成智慧碰撞!在皮肤科专场,AI智能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评审12个创新上市解决方案。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活动区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第四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产品巡礼”展示50余项“新中药”成果,包括AI中医四诊仪器、生脉袋泡茶等;继上届推出中医药疗愈市集后,观众反响热烈,今年的“新中式”养生和新中医器械囊括了更多时下热门新品,为现场观众启迪中医药选品思路提供更多助力。

人们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正从被动性的“治病”走向主动性的“健康管理”。而药交会最能窥见药品供给侧的发展变化。此次全国药品交易大会上,药企们展出的产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众多新款首发产品和传统产品的新定位,无不透露着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药品调拨平台,到全球医药创新的“东方窗口”,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的落幕,标志着中国医药产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这里,传统与创新碰撞,本土与全球对话,责任与发展共生。

当展会的大幕缓缓降下,带走的是三天的热烈与喧嚣,留下的是产业升级的清晰足迹与全球合作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地调整轨道交通票价 市场...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随着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方式,其票价的调...
献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发... 转自:团结报  本报北京讯 5月19日,农工党中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不只是为孤独付费 转自:团结报  □ 李  筱  “游戏搭子”“健身搭子”“旅游搭子”……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兴起了一种...
OpenAI下场做硬件 留给苹... 一场由AI巨头与设计传奇联手发起的硬件创新正在悄然酝酿。当地时间5月21日,OpenAI宣布以65亿...
深化两岸融合 建设第一家园 转自:团结报  日前,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交易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
“后来者”小米终破局 自研3n... 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芯片自研能力已成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5月22日,小米15周...
让“节约的惊喜”走得更稳更远 转自:团结报  □ 郭元鹏  近年来,“惜食魔法袋”小程序在国内市场迅速走红。这一平台主打“惜食盲盒...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汽...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在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的背景下,“两新”(...
“水-泥-能-碳”循环新模式增... 本报讯 (记者刘静)近日,由中铁建发展集团牵头投资建设运营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点项目——广州南...
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 转自:团结报  □ 刘文斌  要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索传承...
维护网民权益 破除“信息茧房” 本报讯 (记者杨召奎)记者日前从中央网信办获悉,“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劳动能力鉴定有了新规范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李丹青)记者今天从人社部获悉,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印发《劳动能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青年力量... 转自:团结报  本报长治讯 为助力博物馆未来发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14日至17...
根治“黄牛”不能只靠“半吊子实... 转自:团结报  □王志高  今年“五一”假期,“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不少游客的真实写照。公开...
古人也“追星” 转自:团结报  □赵  蕊  在唐朝,李白绝对算得上是偶像人物了,诗人魏万便对他崇拜有加。魏万性格孤...
一键预约的“上门护理”如何叫好... 阅读提示 “上门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其可及性、安全保障等方面仍有难题待解。四川探索建设统一...
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唐健辉 任沁沁) 破解公民身份信息网络泄露难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扬青春梦想 逐未来之光 编者按 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少年。 日前,2025年兵团“新时代好少年”...
兵团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获得全...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兵团一批精...
算力、合规、成本:中企出海之痛... 出海,已是如今许多中企奔赴的前路。但这一路,需跨过许多道坎:要自建数据中心还是上云?选择沟通更顺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