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赵 蕊
在唐朝,李白绝对算得上是偶像人物了,诗人魏万便对他崇拜有加。魏万性格孤傲,于王屋山下隐居。为了一睹李白的风采,他不仅走出隐居之地,更是跋涉了三千多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一路的艰辛非今人可想。
辗转多地、耗时半载,魏万终于在广陵见到了李白,向他献上自己的诗作《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开头写道:“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李白也为他的真诚所打动,写下长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叙述了魏万从嵩岳东浮汴水,沿吴越访李白而后还山的经历。不仅如此,李白还委托魏万将自己的诗文编纂成集。后来,魏万在给李白的诗歌编集时将这首诗放在了卷首。
杜甫也是李白的“粉丝”,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崇拜者,而且不在少数。其中,张籍算是很有个性的了。据冯贽的《云仙散录》记载,张籍对杜甫的诗歌很是迷恋,甚至将杜诗烧成纸灰,再拌上蜂蜜吃掉。曾有朋友去拜访张籍,正巧看到他在吃和了蜂蜜的纸灰,非常疑惑。张籍坦言,此举是为了能作出杜诗那样的好诗。这个解释着实令朋友哭笑不得。
幸而张籍没有辜负吃掉的那些纸灰,确实成了著名的诗人,也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当然,《云仙散录》一书的可信度是受到质疑的。但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张籍对杜甫的敬仰都是他文学之路上前进的动力。即便确有此事,张籍的成功之道也绝非吃纸灰,而是选择了一位优秀的偶像,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向其靠拢。
北宋理学家邵雍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通透的智慧,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其中有一位耳熟能详的人物,便是司马光。邵雍本是一介布衣,没有显赫的背景与财富,却在洛阳城中有一处带有园林和田地的大房子。据《宋史·邵雍传》记载:“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这套宅子正是司马光聚集多位达官名流,共同为邵雍置的“安乐窝”。
后来,司马光官场失意,辞官后,在“安乐窝”不远处修建了“独乐园”,并隐居于此。此后,司马光与邵雍两人饮酒赋诗,“春看洛城花,秋玩天津月。夏披嵩岑风,冬赏龙山雪”(邵雍《闲适吟》)。在此期间,邵雍撰写了《皇极经世》,其中涉及丰富的历史资料。邵雍毫无保留地将其收藏的所有史料都分享给司马光,以助他编著《资治通鉴》。
最终,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在独乐园成书。邵雍提供的资料必然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司马光影响最深的,还是邵雍对于世间万物的智慧与洞见。因此司马光言:“人生缘何不安乐,只因未识邵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