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必平
安必平:聚焦“AI+医疗”战略 打造病理诊断领域领先企业
近年来,安必平持续深耕病理诊断赛道,取得积极进展。日前,记者实地探访安必平了解到,上市以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聚焦“AI+医疗”战略,致力于成为病理诊断领域的领先企业,用精准医学诊断造福社会。
深耕病理诊断赛道
安必平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自成立以来,公司构建了肿瘤筛查、肿瘤诊断、数智病理、病理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自主开发了液基细胞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数字病理、常规病理等系列产品线,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2400多家医疗机构。
安必平董事、副总经理蔡幸伦介绍,病理诊断指通过组织学、细胞学检查,融合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技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或细胞样本的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研究,阐明疾病本质,是绝大部分疾病尤其是肿瘤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
2020年,安必平登陆科创板。上市以来,公司进一步强化“试剂+设备+数字化+人工智能”全链条病理诊断能力,推动收入结构优化升级,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安必平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超60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6%。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国内近600个病理诊断相关注册和备案证。此外,公司还拥有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6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项,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569项;拥有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82项。
推进“AI+医疗”战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及体外检测等医疗场景深度融合,为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AI+医疗”的医学影像诊断细分领域,近年来,数字化成像、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蔡幸伦表示,公司推动病理诊断“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预测到了AI在病理诊断领域的潜力。2020年以来公司在相关领域持续布局,并联合北京协和医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医疗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研发,致力于提高病理医生的诊断效率。
2020年,安必平与腾讯共同启动“科技部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宫颈液基细胞学AI数据库建设”项目,助力宫颈液基细胞学数据库建设与标准规范的制定。随着病理大模型不断迭代和日益完善,安必平启动了宫颈细胞学“四化”(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并取得突破。目前,公司宫颈细胞学AI辅助诊断产品已完成三类证临床试验,三类证注册申报正在稳步推进。此外,宫颈细胞学AI辅助诊断产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还在国际权威期刊《Modern Pathology》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据公司2024年年报,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学医生在宫颈细胞学AI辅助下可以减少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同时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于经验不足的初级细胞学医生效果显著。此外,在AI战略赋能下,近年来,安必平产品矩阵加速迭代,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4年,安必平推出国内首款液基细胞学全自动智检流水工作站,结合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推出了“细胞学试剂+制片设备+扫描仪+AI判读”的智能化整体筛查方案,今年以来已开始量产并投入使用。2024年,安必平数智化板块收入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超80%,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及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软件已覆盖全国近300家医疗机构。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转自:安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