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5月22日、23日,原创红色革命题材舞剧《父亲的征程》在天津音乐学院上演,以老年杨效昭的回忆为线,再现了其父亲杨十三投身抗日救亡的时代传奇。
这部舞剧是天津音乐学院2021级舞蹈编导专业毕业汇演大戏,以音乐为引,以舞蹈为媒,生动展示了80多年前,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教授杨十三、教师洪麟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组织在校的爱国学生,发起冀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历史故事。该剧以杨十三的女儿杨效昭为主视角展开叙述,通过“大历史小人物”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杨十三从最初怀抱“教育救国”和“工业救国”的理想,到面对国家危难时毅然转向“武装救国”的思想转变过程。他投身抗敌救国的革命征程,最终壮烈牺牲。
剧中杨十三的扮演者、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崔永堂表示:“为了深入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揣摩人物的精神内涵,剧组成员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到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实地参观学习,一点一滴地还原一位可敬可爱的抗日民族英雄人物形象。从‘推眼镜’到‘撩长衫’,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细细揣摩人物内心,并设计舞蹈动作,在一次又一次地排练中,升华剧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演出这部舞剧,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散发出来的伟大光芒,他们永远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杨十三是中国大学教授率领学生走向抗日战场而捐躯的英雄第一人。他的事迹鼓舞年轻一代,为赓续革命血脉、继承前辈遗愿、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奋斗,勇毅前行。”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舞剧《父亲的征程》总导演史军介绍,“舞剧不仅是为了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为了在今天唤起人们对先烈牺牲精神的深刻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当代青年认识到,胜利来之不易,而今天国家的发展同样需要每一个人肩负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在新时代继承先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舞台上,音乐与光影交织营造出血与火的历史时空;舞台下,观众被演员们塑造的英雄形象所深深感染,为之动容。一位观看完演出的学生说:“无数革命先辈在民族危亡时刻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利益,不怕牺牲流血。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充实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