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审计署
4月的哈尔滨比想象中暖和。“你们抓紧跟过去看一下现场,有新情况及时报告。”从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张强的办公室里传出通话声。张强及其团队,正在为手头的社保审计项目忙碌着。
他们处室10个人,眼下正兵分三路。有的在刚刚结束的项目上收尾,有的在上一个项目的后续线索上核查,还有的在为下一个项目进行审前研究准备。
这是社会保障审计处的工作缩影,亦是哈尔滨特派办职责的生动体现——一面连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惠民政策,一面连着老百姓的民生福祉。
★
“优良作风是根基”
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被誉为审计署的“野战军”。1986年,审计署首批设立了4个特派办。哈尔滨特派办作为审计署18个特派办中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派出机构,于1988年成立,根据审计署的授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审计署的相关规定,履行其审计监督职责。
走进哈尔滨特派办的大会议室,墙上悬挂的审计项目“作战图”很显眼,每位审计人员的名字被制作成磁条,以便办领导班子在谋划项目和统筹人力时,快速决策。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人力资源整合表
这张图直观展示了每个审计项目进展、人员分配及时间节点,也记录着他们一年的审计足迹。
尹树伟的审计之路,已走过30余年。他从哈尔滨特派办成长起来,在2005年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个人”称号,又于2015年回办,担任建办以来的第六任特派员,一干已是近十年。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审计现场理思路划重点
2005年尹树伟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隔20年,承载的是快速发展的审计事业,也蕴含着代代传承的审计精神。哈尔滨特派办金融审计处因忠于职守、敢于担当、业绩突出,在2025年初又捧回“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的奖牌。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金融审计处荣获2024年度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
建设一支强办的关键支点在哪里?尹树伟在上任伊始,便有了答案,“优良作风是根基”。他认为,“野战军”的首要任务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必须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只要具备了良好的作风,能力也自然会随之提升。”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尹树伟提出“忠诚担当、创新务实、昂扬奋进、争创一流”的哈尔滨特派办发展思路,并一以贯之狠抓作风建设。
尹树伟在党建活动现场带领审计组人员共同学习
“不讲条件,不计得失。”这句话在全办大大小小的材料中、在上上下下的审计人口中时常被提起,不仅成为哈尔滨特派办审计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更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哈尔滨特派办,面对复杂艰巨审计任务时,“跟我上”和“我要上”是一种双向奔赴。资源环保审计处刘建强回忆起2023年带队在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核查审计疑点时的场景,“审计铁军关键时刻真冲、真上,很敬佩处里的同志,特别是两位女同志。”
经过连续奋战2个月,他们反映的某市不顾实际斥巨资建设景观工程等问题,经过审计署上报信息后,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通过及时揭示问题,推动了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审计干部在高海拔地区核查疑点线索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改革,对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对审计寄予厚望,审计工作使命光荣,任务更加艰巨。侯凯审计长指出,党中央把审计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期望,更是鞭策。当前审计事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是外部环境最好的时期。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在审计署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近5年来,哈尔滨特派办个人和集体所获荣誉40余项,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再到“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审计署文明单位标兵,可以说党建、业务、队伍建设全面“开花结果”。
如今,哈尔滨特派办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审计署的年度考核中也稳步跃升到第一梯队。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近年来所获荣誉
“业务之中见政治”
来到社保审计项目办公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上贴着的《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几位同志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边,面前是笔记本电脑,手边是成堆的资料,时不时会交谈几句,或复盘分析,或头脑风暴。
走近一看,有的凭证甚至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纸张看起来已变得泛黄、易碎,但上面手写的一行行信息依然清晰可见,似乎诉说着一段过往。
“这些材料还有价值吗?”可以看出,审计人员非常看重这些资料,点点头表示“有用有用”。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审计干部翻阅凭证资料查找线索
“党中央对审计寄予厚望,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铭记在审计人员心中。
“审计机关要大力塑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深化研究型审计上务实功、在优化审计监督质效上求实效、在强化自身建设上出实招。”2025年春节过后,侯凯审计长在南京特派办调研时强调,要坚决查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业务之中见政治。”哈尔滨特派办审计人秉持“上有高度、下有温度”理念,怀揣为民之心开展审计,把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作为看家本领,在浩如烟海的数据材料中寻找“端倪”。
社保审计的特点是政策多、更新快、跨领域,涉及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如何做到准确把握行业、地域和被审计对象的特点,突出审计发现问题选题的原创性和独立性?哈尔滨特派办之所以能够一一破题,主要得益于找到了做实研究型审计的关键所在。
他们在项目启动前开展政治、政策研究,以审计专题研究为引领,结合项目、资金,找准审计重点、明确审计思路,从而在审计现场实施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审计干部延伸社保服务大厅窗口了解情况
“我们一定要把侵害百姓利益的事情揭示出来。”张强如是说,结合信息化审计和传统审计方法,可以高效锁定问题疑点。
特派办作为审计署的主力,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哈尔滨特派办在审计业务执行中积极与审计署各个对口业务司对接,“听指挥、听招呼,上级交办的任务,会想方设法全力落实”。
在2023年某医疗领域审计项目中,在署业务司指导下,哈尔滨特派办社会保障审计处牵头揭示某集采药品药价异常,供应商与药企违规牟取暴利,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重要问题,被审计署以审计信息上报,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全面清查、挽回损失,相关药品中选价格降幅近一半,企业违规获利已退至医保基金。”张强介绍,审计促进百姓用药成本降低,让大家实实在在享受改革红利。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年中整训开展研究型审计交流探讨
“每个案例,都诠释了研究型审计的价值所在。”尹树伟在审计署2024年度集中整训中作了有关研究型审计经验的交流发言,得到了兄弟单位的积极评价。
坚决贯彻落实审计署党组关于“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指示要求,为哈尔滨特派办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能。2023年以来,该办连续三年提出打赢审计原创性成果攻坚战、提升战、保卫战工作目标,审计成果质量层次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狠抓研究型审计落实,逐步找到了研究型审计的‘金钥匙’。特别是通过强化研究,坚决查处重大、关键、典型问题,重要审计成果翻倍增长,被审计署采用上报的数十篇审计信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尹树伟感受很深,“大家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有底气。干部队伍的信心更足了,可持续的发展愿景更加清晰。”
“上下同欲者胜”
哈尔滨特派办早在90年代初,就由本办年轻同志率先研究开发出“工程预算编审系统(PAS)”,引领工程建设领域的计算机审计发展。
“作为审计署的‘野战军’,如果没有练就真本领,没有过硬的作风,就不能适应上级要求,就要被淘汰。”尹树伟认为,只有以优良作风为保障,以专业能力做支撑,才能打胜仗。
当前,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性更高,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
侯凯审计长近期在湖北审计机关调研时强调,“审计机关要倍加珍惜审计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最好的时代,推动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相适应,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政策落实得如何?百姓是否受益?难点堵点在哪里?”特派办在审计一线的感受是直观且深刻的,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审计触角广泛、反应迅速的专业优势。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哈尔滨特派办积极发挥驻地优势。农业审计处审计人员就常年与黑土地、老百姓打交道,从扶贫审计到乡村振兴审计,对基层有了更深的感情,也更加珍惜能够通过审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每一次机会。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审计干部延伸作物产区了解情况
2022年,哈尔滨特派办围绕粮食安全开展审计。审计人员发现某农作物产区及制种基地存在作物疫病,且在雨季呈现快速蔓延趋势。他们进一步核查发现,该作物在种植前需要给种子包衣,然而因财政资金下达时间晚于此,导致该作物“光种”种植而引发了上述情况。
最终,这个问题被审计署采用并上报信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后,有关部门快速推进审计整改,第二年财政资金不仅改为提前下达,金额还多了不少。
“我们离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最后一公里’最近。”农业审计处张亮形象地称这次审计发挥作用,是坐了“政策直通车”。“大家很有心劲儿、有韧劲儿、有冲劲儿。”对于哈尔滨特派办来说,团结铸就战斗力,凝聚向心力,提升执行力。
如何与兄弟特派办做好横向协作至关重要。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大多需要联动配合,共同打好组合拳。哈尔滨特派办积极响应组织安排,在审计署组织有关社保审计培训班中,张强倾囊相授,“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向参审特派办分享医疗耗材等审计经验。通过优秀审计案例交流分享,推动行业领域典型问题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得到充分查处,为国家医疗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更深入更有效的决策参考。
“干事靠人”。哈尔滨特派办始终重视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办领导不当“甩手掌柜”,常驻审计现场,既抓实业务,又盯紧廉政,确保不出问题。安排年轻同志参与重要文书撰写,列席重要会议,创造机会了解重要材料起草、修改、决策等过程。
尽管审计任务较重,但办里始终不遗余力地派出业务骨干和年轻同志参加交流挂职及业务培训。这使得该办年轻同志迅速成长,会查“能查”、敢说“能说”、多写“能写”,干部梯队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办里的干部得到有序任用,部分同志还被推荐派往地方党委政府或审计机关任职,这不仅拓宽了审计人员成长成才渠道,也使审计培养的业务骨干能够在更多岗位和平台中发挥护航经济发展的作用。
“审计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当看到审计成果被采纳,损失的医保基金被追回,社保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透明、合理时,那种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社保审计处赵仁朋很有感触,“这种成就感,不仅激励我不断精进业务能力,也更坚定了我投身审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要养成学习积累的习惯,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要树牢从严要求自己的意识。做到心底无私、干字当头,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和嘱托。”尹树伟经常这样指导年轻同志。
“成绩清零,能力不归零。”哈尔滨特派办的研究型审计发展之路,几多风雨几多彩虹。当前审计事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审计人将斗志昂扬,继续更好发挥审计“野战军”的职能作用,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道:杨学嘉
来源: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