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回顾首届“苗地杯”成都市青少年足球挑战赛
一场青春与梦想的热血比拼
5月17日,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联合指导,成都日报社、成都市足球协会、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首届“苗地杯”成都市青少年足球挑战赛顺利收官。最终,天府新区实验小学凭借稳定的发挥与出色的团队配合,3:1战胜温江区政通小学,成功问鼎冠军。成都市沙湾路小学与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分获季军与第四名,为本届赛事画上精彩句点。
回顾整个赛程,4月12日开幕、历时一个多月、5个比赛日、16场热血对决,来自7个区(市)县的12支代表队、近200名小球员与教练员齐聚绿茵场,展开了一场青春与梦想的热血比拼,留下了太多的精彩、太多的故事。
大家会记得“苗地杯”每一场扣人心弦、全程高能的比赛——揭幕战当天,气温骤降、大风预警,一度准备了延期比赛的预案,但沙湾路小学和紫藤南小的孩子们却顶风冒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雨中激战”,为“苗地杯”打好了样、开好了头;小组赛最后一轮,3场直接争夺出线权的比赛先后6次出现平局,并且全部都是在比赛的最后关头才分出胜负,青少年的足球比赛同样可以如此剧情跌宕、张力拉满;半决赛前,面对头号射手因伤缺阵的困境,泡小蜀都的几名小队员依然淡定自若、信心满满,虽然最后没能再进一步,但是坚守了半场多的0比0还是证明了他们的实力和顽强……
大家会记得“苗地杯”每一位自信果敢、表现亮眼的孩子——“安仁坎波斯”黄飞睿、“紫藤范戴克”胡煜璟、“沙湾路特里”姚智杰、“天府实小科曼”付胜铭、“政通马明宇”王睿菡、“泡小蜀都苏亚雷斯”赵晨皓……这是现场直播时,赛事解说有感于孩子们展现出的超出年龄段的“高水准”而起的“代号”。当然,大家也会记得北站小学的张语萱,东区启志的刘梓钥,安仁学校的周嘉栎、王倩、李怡萱、黄曦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几位可爱的小女孩的加入,为“苗地杯”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更是用几粒惊艳的进球让人由衷感慨,“巾帼亦有凌云志,谁说女子不如男?”赛场之上,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助攻、每一个进球,都是少年们对热爱的回应与书写。
大家会记得“苗地杯”每一个暖意融融、温馨感人的瞬间——每场比赛后,孩子们会自觉地向对手鞠躬、向裁判致谢、向解说老师道声“谢谢”;场边,老师的鼓励声穿越赛场回荡不止,家长在直播间留言打call,屏幕前有泪光闪烁的时刻;有孩子赛后悄悄说:“老师,我今天虽然没进球,但我传球很准,对吧?”这,也是“苗地杯”想传递的:竞技之外,是人文,是教育,是一点一滴滋养成长的力量。
足球是一场场“少年式浪漫”的载体,而热血、泪水、团结和拼搏才是少年最宝贵的勋章。他们或许会有一些小小的沮丧、遗憾和不甘,一张张小脸上同样也写满了不服输和“从头再来、明年再战”的跃跃欲试。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把这句话送给所有参加“苗地杯”的孩子们,希望他们通过足球比赛,不仅练出棒棒的身体、享受运动的快乐,更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这也是大家热爱足球并鼓励孩子们参与足球比赛、开展体育运动更大的意义。
赛事虽落幕,热爱永不散场。下一步,“苗地杯”计划向多项目、多年龄段拓展,推动成都青少年体育教育持续升级。融合篮球、艺术、体能等项目,打造一个更广阔、更专业、更具成长价值的少儿艺体平台。
会有更多热爱奔跑的少年在这个舞台被看到;也会有更多热爱教育、热爱组织、热爱内容的人继续奔赴这场“少年绿茵之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世芳综合解说员、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黄颖现场解说报道
上一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加速扩围
下一篇:成都企业港出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