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东南财金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非常希望在宁波打开这里的市场!
5月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启幕。来自保加利亚的展商Maya Petkova带着精油产品参展。她身着玫瑰元素服饰,带着满面笑容,向好奇的宁波市民展示精油的妙用。
作为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的“重头戏”,中东欧展区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记者看到,现场不仅有水晶、啤酒、玫瑰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东欧商品,还有一批产品、技术、艺术的首发首秀。
在“首选之地”宁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正寻找文明互鉴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现场。记者 严瑾/摄(下同)
让首发好物“出圈”
本届博览会的中东欧展区达2万平方米,集结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
记者观察到,现场众多产品都是首次亮相中国市场,彰显宁波作为中东欧商品入华首选之地的“江湖地位”。展商们希望立足宁波,让中东欧好物在全国“出圈”。
宁波雅滋食品有限公司特调创意饮品吸引客商驻足。
在这届中东欧博览会上,我们首次推出这款Juice Seek复合果蔬汁饮料。
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执行会长陈威君介绍——
从波兰进口黑加仑、蔓越莓、野樱莓等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健康原液,既能加工成自主品牌的果汁,又能将它销售给国内的新式茶饮企业。相信不久后这份“中东欧元素”将融入大家喜爱的奶茶和咖啡。
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期间,他们将发布“中东欧进口果汁原料平台”,借助采购联盟的议价能力,让更多中东欧农食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宁波市民体验保加利亚精油类产品。
除了宁波本地企业外,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进口商奔“甬”而来。
李亚军是一位石家庄籍的保加利亚华侨,也是保加利亚中国与中东欧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去年,他和一家中国企业合资成立公司,进口保加利亚的天然原料,再做成纯手工酸奶,以“嗨比得”的品牌面向国内推广。
正是在他的推荐下,Maya Petkova首次将身体油、鱼油保健品、护发油等全线产品“搬”到中国。
我们每届都来宁波参加中东欧博览会,这里是一个贸易的“大窗口”,既有港航物流等配套设施,又有资源对接的机会。我希望在此开设分公司,扩大保加利亚商品的知名度。
让科技与文化交融
商品贸易,只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开始。双方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更是互利共赢的基础。
现场,不少国外的“黑科技”实现中国首秀。这些“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中国技术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奥地利钻石飞机。
一台酷炫的钻石飞机,站上“数智中东欧”展区的“C位。它是全球首款多发混合动力飞机,由万丰集团旗下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研发,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在数字控制、航程扩展、安全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在加速发展低空经济的中国,它有望迎来更大的商机。
来自斯洛伐克的Biomedical Engineering公司,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手术等场景。
据该公司的CAD设计师Oleksandr KLYN介绍,这是他们首次来到中国参展,通过公司积累的技术,能辅助外科医生修订手术计划,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他们期待和中国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制造业企业达成合作。
斯洛伐克3D打印技术。
而中东欧国家独特的文化魅力,则以“书、艺、画、印、游”等载体,融入观展市民的心坎。
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上,一组“文明互鉴·印世界”中东欧主题图形印特展,吸引不少目光。这场艺术首秀将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的标志性元素——如宁波的老外滩等地标、捷克《鼹鼠的故事》动画形象等,以图形印的形式展示,形成“方寸之间”的对话。
在“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图形印创新实验室项目组组长、书法篆刻家阮解看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艺术能打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成为文明互鉴的纽带。他希望这些跨越山海的图形印,能激发观众对中国与中东欧多元文化的感知。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还体现于味蕾间的交融。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全球推广的重点文化项目,“茶和天下·雅集”展区也在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亮相。现场,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携手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以茶为媒,推动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的“双向奔赴”。
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博览会结束后,我们将持续举办文旅活动,搭建中国与中东欧对话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