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5月20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5月21日从会上获悉,2024年底北京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超1.1亿吨,试点碳配额成交均价居全国第一。
北京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也是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市场增长最快的城市。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超过35%,有力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天然气产业发展和能源低碳转型的进程中,绿色金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北京已初步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提供多元融资渠道和创新服务。注重政策机制先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能源转型等绿色低碳领域,支持先进能源技术创新。注重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为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提供支持。注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通州区、密云区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建设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据悉,2024年底北京绿色信贷余额达2.27万亿元,发行绿色债券约1640亿元,均居全国前列,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超1.1亿吨,试点碳配额成交均价居全国第一,探索了一条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本市将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径,以全链条绿色金融生态服务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升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质量。持续推进政策协同,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制度设计与政策引导,推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能源转型领域,将政策协同效应显著转化为能源转型的实际动能。不断加强科技赋能,升级能源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将天然气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持续助力能源转型。努力培育绿色发展生态,探索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气候金融等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金融支持能源转型的良好生态。
会议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共同举办“北京先进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宣讲会”,聚焦政策赋能、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共绘首都能源转型新蓝图。本次宣讲会吸引100余位能源企业代表参会。会议为能源企业落地北京、投资兴业搭建了交流共建渠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责任编辑:梁燕(E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