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的 AI 新品,有些瑕疵但也有点意思。
创始人
2025-05-21 14:17:19
0

来源:MacTalk

创业三年,我和团队一直深度使用飞书。作为一个偏爱文档协同的团队,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它,开周会、写立项文档、建客户沟通日历、追踪重要的项目、CRM,这些事情,我们都已经放到了飞书之上。

最近飞书发布了一个叫“知识问答”的 AI 功能,连续使用了半个多月后,我越发觉得,这三年多来,团队坚持文档优先的协作方式是极其正确的选择。因为有了 AI 的加持后,过去散落在文档、群聊、日历、会议等场景中的信息,就可以从沉睡的数据变成每个人都可以随取即用的企业资产。

这一点非常激动人心。你想想,过去要是没有 AI 的话,我们写过的那些历史文档,基本都淹没在文件夹的深处,很少有机会再主动去翻。对于团队而言,信息不是没有,而是“找不到”、“想不到”、“用不上”。每个人都在重复找资料、重复提问、重复踩坑。

举个例子。昨天我突然想回顾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构想墨问这个产品的。我知道这期间肯定经历了不少变化。以前的话,我可能得先搜索“墨问 产品”这些关键词,然后在一大堆文档、聊天记录里人工筛选、慢慢翻找,费时费力。

但现在只需要打开飞书知识问答,直接提问:“墨问的构想是什么?”系统就会自动检索我权限内的文档、群聊、会议纪要等内容,筛出有价值的信息,并用清晰的语言总结出来。这种感觉就像有人把我的记忆重新整理了一遍,直接告诉我当时的思路、变化脉络,甚至还能补充一些我自己没留意的细节。

它用了 30 秒时间,搞定了我可能得 30 分钟才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光是看 AI 的思考和整理过程,就已经很上头。它居然一点点把我过往的思路、判断、试错,都重新串了起来,像是在帮我复盘自己的创业史。

搜索结果中提到的“墨问书”和“M计划”,都是两年前讨论过,但很快又放弃的策略,AI 居然都找了出来。而且不只是文档,它还挖出了我和同事的聊天记录。我的感觉是,这种新的信息检索方式,能帮我找回很多之前用关键词检索,根本找不出来的关键信息。

还有一个场景,估计你也能用得着。有时候,我会忘记某件事的关键词是什么。这要是搜索的话,就得挠头抓耳的去想某个文档里自己到底用了什么词,然后不停的去试。现在,有了飞书知识问答,直接通过自然语言说自己问题就好。

比如刚刚,我想查查四月周会上,团队做产品调研时,分享过的一款硅谷的 AI 笔记产品。这产品的名字到了嘴边,硬是想不起来。我直接问飞书知识问答:“最近周会上,我们讨论过的 AI 笔记产品是什么?”它很快帮我翻了出来。因为涉及业务细节,我就不具体展示结果页面的截图了。

现在,我已经把飞书知识问答放到导航栏最重要的位置。日常有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问它。诸如问某个项目的进展,某个产品的设计思路,某件事的来龙去脉。飞书知识问答能够整合公域信息和私有信息,所以在这里,拿到的答案对于我而言,也是最准确和全面的。毕竟我去问 ChatGPT,它也不知道我上周开会说了啥。

聊到这里,我想讨论个问题:你觉得这个功能技术难度大吗?我认为不大,它其实就是一个我们惯常见到的 AI 搜索类产品。胜就胜在场景上。

OpenAI 研究员 Michelle Pokrass 曾经说过,AI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模型本身有多强,而是很难获取到足够多、足够相关的上下文信息(Context)。”此刻,我再次意识到这句话的价值。

你想想,虽然公域中已经有足够多的信息,但就工作场景而言,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都是私域信息。而像我们这样使用飞书的公司,私域信息基本都沉淀在了飞书上。

记得两年前讨论 AI 特性时,飞书 CEO 谢欣一直在强调,企业拥抱 AI 的第一步是先实现AI Ready,也就是数据的沉淀和系统的整合。犹言在耳。

所以,对一家想真正落地 AI 的企业来说,光靠鼓励员工使用 Cursor 这类工具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为 AI 提供充分的上下文。如果信息还停留在“口口相传”,文档只是为流程而写,那再强的模型也只是空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我知道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研究 AI 知识库,我没有刻意做这事。

对我来说,只要在飞书里持续推进文档协同、会议留痕、信息沉淀,这本身就是在建设知识库。因为你也看到了,飞书知识问答会自动检索我权限内的一切内容,整合给出答案——这不就是知识库的理想形态吗?与其再绕去另一个新系统,费力去“重新积累”,不如把数据积累发生在天然高频使用的场景里。否则系统割裂,员工也很难坚持下去。

所以回过头看,我越来越确定,一个企业的协作系统,就是它的“第二大脑”。

“第一大脑”是人,是员工的判断、审美和经验。而“第二大脑”则是企业里不断积累下来的知识、流程、记录、决策脉络。它不靠人的记忆力,不随人员流动而断裂,它是组织真正的长期记忆。

过去这个“第二大脑”是静态的,它躺在文档库、群聊、日历和各种系统里,需要人主动去找。但现在,有了像知识问答这样的 AI 能力之后,它就像是活了过来。我们可以随时向它提问,让它帮我们找出关键线索,复盘历史脉络,甚至补全我们没有记录但已经发生过的经验。

这也是 AI 真正的价值所在——它不是让人变懒,而是让组织变得更聪明。

说实话,飞书知识问答这款产品也还有不少需要打磨的功能。比如,在某些问题上,它依然可能出现幻觉,给出不准确的回答;再比如,它目前还不具备 Deep Research 那样的深度检索和链式推理能力,面对复杂问题,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但我觉得这类产品随着时间推移和模型强大,肯定会越来越好。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这个时间点,意识到在飞书上的每一个文档、每一次会议、每一段聊天、每一次复盘,本质上都是在喂养企业的“第二大脑”。

我们可能需要意识到,企业积累的信息和知识,就要随着 AI 时代的到来,开始真正流动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北制药:控股股东冀中能源集团... 每经AI快讯,5月21日晚间,华北制药(维权)公告,控股股东冀中能源(维权)集团于2025年5月20...
急性缺血性卒中迎来“黄金方案”... 转自:上观新闻勃林格殷格翰今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美通立(英文商品名:Metalys...
以军称打死黎真主党武器制造领域... 当地时间5月21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声明称,当天早些时候,以军在黎巴嫩南部提尔地区发动的一次定点清除...
市领导前往长沙县督导检查食品安... 稿源:掌上长沙2025-05-21 18:59 长沙晚报掌上长...
威胁不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威胁不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印度河水资源分配会成印巴新爆点吗#?】印巴热战虽然偃旗息鼓,但是...
罗文利任国家博物馆馆长 近日,罗文利正式就任国家博物馆馆长这一重要职务。罗文利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肩负起引...
“南华星云汇”2025春季橡胶... 南华期货5月16日,由南华期货主办的“南华星云汇”能化产业高端闭门沙龙第二期——2025春季橡胶产业...
2连板乐山电力:公司市盈率远高... 转自:财联社【2连板乐山电力:公司市盈率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均值】财联社5月21日电,乐山电力(60...
新北洋:截至2025年4月底股... 证券日报网讯新北洋5月2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4月底,新北洋的股东户数为...
生物多样性日丨内蒙古生物多样性... 转自:中国环境网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
大学生坠入化粪池身亡 谁该为校... 近日,一名大学生不幸坠入化粪池身亡,这一悲剧引发了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深刻反思。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
龙旗科技: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 格隆汇5月21日|龙旗科技(603341.SH)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
美国多州受灾亟需援助 主管部门... 转自:央视新闻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资料图)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丽丝蒂·诺姆20日出席一场有关联邦紧...
常熟银行:实施2024年度权益...   5月21日金融一线消息,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时“常银...
暴雨预警升级至黄色!11省区市... 来源: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5月21日18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5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四...
王子新材(002735.SZ)... 王子新材(002735.SZ)发布公告,公司股票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异常,连续3个交易日(202...
三只松鼠“大而全”布局引疑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5月20日,三只松鼠召开2025全域生态大会。依旧是董事长章...
调研速递|山西科达自控接受多家... 5月20日,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吸...
下限跌破1%,银行理财产品业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北京报道近期,理...
维峰电子(301328.SZ)... 格隆汇5月21日丨维峰电子(301328.SZ)公布,为满足控股子公司东莞市维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