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本溪的五女山山城也是此次普查的重点。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历史上曾是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的老城,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它们是凝固的历史典籍,也是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是乡愁的寄托之所。记者5月20日获悉,我省将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重点对上述史迹进行地毯式普查、全方位筛查,从古塔到胡同,从普查到活化利用,我省将不遗余力,让后人得以窥见历史的壮阔与细微。
从辽塔到胡同
一个都不能少
一座辽代古塔,八角13层,巍峨壮观,塔檐上挂着的风铃,微风吹过,铃声悦耳。在沈阳市新民市辽滨塔村,辽塔、辽代古城、曾经的契丹文化与满族文化、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让这里更具吸引力。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新民市辽滨塔村也将成为此次普查的重点对象之一。记者5月20日获悉,在文物“四普”中,我省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进行地毯式普查,在按照原有名录逐一进行普查的基础上,补充省内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名录,梳理辖区内重点区域清单。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99个千年古县。
我省有沈阳、辽阳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即丹东东港市孤山镇、鞍山海城市牛庄镇、葫芦岛市绥中县前所镇、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即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石佛一村;4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包括大连瓦房店市许屯镇许屯村、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连山关村、朝阳北票市宝国老镇弥力营村等。此外,还有多个省、市级历史建筑。
葫芦岛市绥中县前所镇的前所古城,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关外第一所城,扼据要冲,地势险要。古城内部的老住宅,沿袭了明清时期民间建筑风格,房与房之间胡同穿梭,承载着历史记忆。这些胡同,也将纳入此次普查重点。
按照普查要求,我省将指导各县级普查机构对照清单区域,进行地毯式普查。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等范围较大的区域,可结合文献、历史档案、地方志、城市考古、卫星影像、有关规划等资料,了解区域历史演变,梳理出老城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各县市历史沿革,加大对老城的调查力度。
从普查到活化
一步都不会停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写下的情书。按照此次普查要求,凡是建于1911年以前、主体存在的古老建筑,无论是否已经公布为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均纳入此次普查,并进入文物保护体系。
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都可以在这些史迹中找到痕迹,从地道的地方美食到古老的手艺传承,每一种文化符号都鲜活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对这些史迹进行普查的同时,加大文化推广与传播也成为重要内容。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我省一直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这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光芒的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朝阳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小窝铺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不久前,“凌源皮影”非遗传承人张佐飞将自己的皮影基地搬迁到了这里。有美景,还能自己动手做皮影,这些元素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凌源皮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历史文化名村相结合,互相提升、互相促进。”张佐飞说。
今年“五一”假期,国家级传统村落锦州凌海市翠岩镇牤牛屯村热闹非凡。这里曾是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锦州战役前线指挥所遗址所在地,人们走进这里,探寻红色记忆,学习革命历史,聆听红色故事。
同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则在今年“五一”假期推出了“宽甸河口桃花季·第二届城市文化生活消费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艺表演、美食评选、商品展示等,还有桃花邮局、桃花文创产品、旅游后备箱产品展示等特色项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