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我国目前帕金森病患者超380万,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1.7%,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然而,传统药物治疗存在疗效衰减、副作用等问题,现有侵入式手术因创伤风险也让部分患者望而却步。
如何才能帮助这部分患者更高效、便捷、安全地不再“帕”?记者获悉,近日,在磁共振引导下,江苏首例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享悦医院成功实施,困扰患者长达三年的肢体震颤问题消失。这一技术的开展也标志着功能神经外科正式迈入了“无创时代”。
“最开始是和朋友吃饭的时候他们发现我的手抖得严重,慢慢我也感觉到骑电动车都不太行了。”回忆起3年前被确诊帕金森,52岁的患者程女士仍历历在目,“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倒霉,怎么会得这样的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女士的病情也逐渐加重。
无独有偶,受到长时间手抖困扰的还有患者曹先生。“我爸今年72岁了,右边身子不自主地抖动很多很多年,走路、说话都不太行,更不用说拿水杯、写自己的名字这些。”曹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因帕金森病引起的功能障碍,长期口服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药效减弱药量增加,肢体震颤加重,且出现肢体肌张力增高等情况。
“有一次参加一个帕金森大会,认识了不少病友,他们说现在有种‘磁波刀’技术,我又自己查了查感觉不仅科学而且无痛,就想试试看!”就这样,不久前,程女士慕名来到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享悦医院求诊。
主刀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介绍,“磁波刀”虽然叫刀,但并不是刀,它真正的名称是脑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系统,因此简称“磁波刀”。
“磁波刀”为何能够发挥作用?专家直言,这个无创精准脑部治疗的过程有些类似“隔墙打物”。记者了解到,当患者佩戴上“超声头盔”,便可通过脑部系统Exablate Neuro以大脑的特定部位为目标,结合核磁共振的实时成像和实时测温,发射1000多束的超声波,精准聚焦到脑部的靶点,使脑内局部产生热量,对靶点组织进行消融,让细胞的紊乱活动平静下来,回归正常。
“做完之后发现真的是无痛、科学又安全。”术后还躺在磁共振设备床上,程女士又再一次拿起术前怎么拿紧都会因手抖而撒出水的水杯,而这次,她抓得稳稳的!
而当曹先生也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享悦医院接受“磁波刀”手术后,从治疗床上站起时,那困扰他长达三年的震颤也“奇迹”般地消失了。住院观察一晚,第二天便安全出院,迎来了自信满满的新生活。“我感觉爸爸的状态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岁!”曹先生的女儿激动地说。
据了解,目前该设备在国内数十家医院投入临床应用,已惠及1000名功能神经类疾病患者,南京享悦医院为江苏第一家投入临床应用的医院。专家介绍,“磁波刀”作为最新一代神经领域的无创医疗设备,优势在于整个过程无需开颅,无需麻醉,患者全程清醒,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与医生交流反馈,医生可通过观察震颤症状改善情况,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无辐射等二次损伤,患者只需要静卧在治疗床上,戴上超声头盔,就像做一次磁共振一样简单,术后即刻见效回归正常生活。
“帕金森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仍是通过手术干预。”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杭春华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来调控大脑内的特定神经核团,恢复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改善症状。“未来针对脑功能区某个靶点外部干预的超声医学、磁相关医学都值得期待。”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