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董兴生
重重竞争压力之下,5月21日,中通快递(HK02057,股价136.2港元,市值1095.69亿港元)交出了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通快递完成包裹量85.4亿件,同比增长19.1%。营业收入为108.9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长40.9%;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6%至22.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3.6亿元。
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当前中国快递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低价值或亏损件量占比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挑战。他提到,中通快递在网络政策制定中始终秉持稳定性与长期性原则。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中通快递这一季度的收入、业务量和利润都在预期范围内,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结果。他还表示,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反内卷”的综合整治下,中通快递还需要加大差异化策略的投入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中通快递散件业务量同比增长46%。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赖梅松表示,散件增加后,业务员的收入会增加,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就会增长。此外,他还表示:“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深化与电商平台在逆向件领域的合作。”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核心快递单票收入下降“1毛1”
就一季度的单票收入变化,中通快递首席财务官颜惠萍表示,受到增量补贴、单票重量等综合影响,当季度中通核心快递单票收入下降1毛1分。她还表示:“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单票运输加分拣成本下降9分。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为4.7%。经营性现金流为近24亿元,资本支出为20亿元。”
从经营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通拥有95个分拣中心,31000余个揽件/派件网点,直接网络合作伙伴数量约6000个,分拣中心间干线运输路线3900余条,自有干线车辆数量为10000余辆,其中9400辆自有车辆为车长15米至17米的高运力车型。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赖梅松表示,2025年一季度,行业业务量同比提升21.6%,超出预期,然而,快递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赖梅松提到,面对增量与增收倒挂的压力,中通以服务质量和业务量为核心,在摒弃不合理的价格竞争前提下,放宽了对低端件的渗透。
就单票收入下降的原因,赖梅松表示,一是市场竞争,前端的价格比去年更低;二是产品结构,轻小件的占比有所增加,单位重量有所下降,所以单位收入下降。
当前,中通快递的压力的确不小。如今,圆通速递已经坐稳了“通达系”老二的位置,一季度,圆通速递实现营业收入170.60亿元,同比增长10.58%;实现归母净利润8.57亿元;快递业务完成量67.79亿件,同比增长22%。
到了今年4月,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依旧焦灼。根据东兴证券相关研报,顺丰业务量近期明显增长,4月顺丰业务量增速提升至29.99%,高于其他“通达系”公司。结合其单票收入的下降,可以看出,顺丰正将业务向电商件延伸,承接了更多高端电商件的业务。
此外,“通达系”中,圆通、申通4月业务量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其中圆通增速较高,可以看出圆通近期对于市场份额的诉求较为强烈。价格方面,竞争依旧激烈。申通、韵达与圆通4月单票收入同比降幅分别为3.9%、6.8%和7.1%。
四家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对比 每经记者制表赵小敏对记者表示,“通达系”中,中通快递作为领先者,目前主要财务数据稍好于其他几家。他认为,中通快递和圆通速递正走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上。“目前来看,中通的(净利润等)数据相较圆通领先还是比较多的。圆通在架构整合的力度,以及航空和国际的提升等方面都还需要做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目前的市场和运营情况,中通快递重申其2025年包裹量指引为408亿至422亿件,同比增长20%至24%。
“以价换量”难以长期维持,中通能否“破局”?
东兴证券的研报提及,从“通达系”4月的表现来看,其认为目前低价件领域“以价换量”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边际效应递减,表现为件量增速与单票收入双降。
该研报提到,在价格战烈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行业对价格敏感型客户的挖掘已经较为充分,继续降低价格能够带来的增量需求可能已经较为有限。若低价件领域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则行业中长期的竞争逻辑或将有所改变。
电话会议上,赖梅松表示,面对当前行业竞争白热化以及业务量结构性的挑战,中通的战略重心是保持服务质量和业务量规模的领先优势,实现合理的利润目标。
就今后的趋势方面,赖梅松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一方面要提升服务的质量,让中通更有议价权;另一方面,中通会把握好份额、利润、(服务)质量的平衡。
赵小敏认为,中通有现金流和利润的优势,需要更进一步,在提升散件力度的同时,在产品体系、服务能力以及战略性布局上,需要展现出更大的力度。
目前,中通快递把更多的希望放在散件上。据记者了解,中通散件业务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个人用户散件(自有渠道散件)和平台逆向散单。
赖梅松在电话会议上提及,一季度,中通快递的日均散件规模约600万,同比增长超过45%,高于整体19.1%的增速。
“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深化与各大电商平台在逆向件领域的合作,通过储备运力、网点培训、激励政策等措施,保障服务能力升级,扩大合作区域。”赖梅松说。
不过,圆通速递也在争夺这块蛋糕。
根据圆通速递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散单和逆向物流快件同比增长超70%。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散件是整个行业都在重视,(电商平台)逆向件的价格有所下降,但市场增长快,服务质量门槛高,我们的渗透率还在快速提升,未来我们可以在逆向(件)上有更多的占比。”就散件方面,赖梅松提到,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即业务员上门能力(上门揽收、上门派件能力)的提升,相信今年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整个行业都在走向高质量发展,竞争的维度将更为多元。
赖梅松也提到,未来,中通将借助科技工具的升级,推动细节管理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实现更精准、更前置的管控;同时推广智能化设备,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中转环节降本空间。
“此外,我们还将更加注重全链路成本优化,通过强化网点能力建设、推进末端直链,充分挖掘网点端成本(下降)潜力。”赖梅松说。
稳坐“通达系”第一把交椅多年,中通快递面对着不小的守擂压力,市场对其也寄予了更多期待。不过,面对激烈的竞争,中通或也迎来又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封面图片来源:ZTO.US)\中通快递(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