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5月18日,在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滴灌管道静静伏在植株根系附近,将经过精密计算的水溶肥定时定量输送到土壤中。
5月18日,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草莓秧苗茁壮成长。
“过去种大棚全凭经验,现在每株作物都有‘数字管家’。这套智慧系统能感知作物‘饥渴’,就像给植物装了智能水表。”赤峰丰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戚云云指着监测传感器解释:让浇灌变精准的重点之一就是数字化环境测控系统,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监测传感器,实现气象、土壤墒情、病虫害和植株生长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远程控制加温/降温设备、空气循环风机等环境控制设备,主动创造植物生长的最适环境条件,无需人为干预。
5月18日,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大棚。
设备的智能化得益于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独创的AI模型——UniGro。它是园区的“智慧大脑”,也是设施农业实现精准灌溉的核心技术支撑。
UniGro将数字化环境测控系统感知到的植物生长和环境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准确构建植物生长模型,预测物候期、产量,反馈计算当下作物对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需求,及时做出温室环境控制、灌溉、植株调整与病害防治等决策。
5月18日,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科技工作间。
值得一提的是,UniGro突破了传统AI模型的地域与作物限制,利用植物生理学与机器学习算法框架,结合专家知识,该系统利用有限数据即可快速构建新的作物模型,并根据不同产区的自然条件、作物种类及茬口特性,实时优化栽培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
“比如从番茄换种草莓,我们总公司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UniGro能根据当地环境快速动态计算出最佳施肥配方与灌溉频次,无需数月去摸索和调整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有效解决了传统AI模型训练和验证周期长、换品种或区域需要二次训练等问题。”戚云云说道。
在这座“会思考”的农业工厂里,水肥管理早已超越简单的资源配给。智能水肥一体机正是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这款为种植户设计的设备,采用高精准度喷射式混肥腔设计,无需外加供水泵,肥料均匀混合,单台可控制1亩至3亩灌溉区域。
更令农户称道的是智能水肥一体机的“柔性适配”能力。对于尚未接入AI种植大脑UniGro的小规模种植户,设备可独立运行,通过手机APP手动调整各项参数,满足浇灌、施肥需求;而大型种植基地则可联动UniGro系统,实现全自动化管理。
现代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干扰。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采用规范化生产管理系统,对园区人、事、物进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记录等,园区管理人员实时记录并生成生产管理数据报表,企业基于数据分析形成一套有助于提升种植生产管理的标准流程,取得节本增效的效果。
经过3年生产实践,UniGro辅助种植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UniGro经自我优化和迭代更加成熟,具备了在赤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经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测算,单棚智能化改造成本回收控制在1.5年左右。
大城子镇丰码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50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45栋、现代化育苗日光温室36栋、薄膜连栋温室25栋。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园区智慧农业模式可减肥30%、减药40%、节水40%、增产46%、省工30%,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
当手机APP取代了老农的“看天经验”,当算法模型破解作物的“饮食密码”,实践证明,在科技与土地的碰撞中,“节水减肥”从环保口号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生产力,这片土地上的“数字革命”,正书写着“向每一滴水要效益”的现代农业传奇。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雪瑶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