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5月17日,由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共同主办的2025怀柔科学城“共享未来”公众科学日活动在怀柔科学城举办。本次活动以“共享未来”为主题,采取“1个主会场+N个分会场”方式进行,吸引近万名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踊跃参与,现场人头攒动,共同畅游在科学的海洋中。
上午9时,伴随着怀柔中小学生带来的精彩的古筝演奏,主会场活动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区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中国关工委领导一行莅临活动现场,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并为怀柔科学城和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现场授牌。
活动现场,精彩的青少年科普节目赢得阵阵掌声。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马润林带来的科普讲座《我们从哪里来?——现代人类的起源与迁徙》,带领听众们跨越时空,重新认识“人类”这个命题在时间长河中的深远意味。
步入主会场科普展览展示区,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绿荫树木下悬挂着许多青少年手绘的植物主题画作,细节之中处处是孩子们对自然的独特观察与童真表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精心准备的30余个展位前人潮涌动。由集成电路学院带来的科普展项“细致入微”通过显微镜向公众介绍芯片的内部结构与晶圆,由化学工程学院带来的“神奇的火焰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化学反应的魅力,未来技术学院带来的“神奇的自修复材料:像超人一样的科技”向公众模拟自修复材料的原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互动性强、趣味性足的实验,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带来的显微镜模型和瓢虫树脂固定块,也让参与者得以一窥微观世界的奥秘。“像素风大科学装置与卡通形象”主题打卡区成为热门打卡点,不少青少年手持“科学城探索手册”,在各个集章点认真回答问题,收集印章,成功集齐的青少年们兴高采烈地参与科学玩具DIY活动。一位带孩子参与活动的家长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孩子玩得开心,大人也跟着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感受到了怀柔科学城的科技创新力量。”此外,活动现场开设的特色市集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多个分会场也同步向公众开放,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普系列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广泛的区域播撒。
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哔哩哔哩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怀柔园区)分会场活动,吸引近4000名公众参与。活动现场开放了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SECUF)的量子态调控系统和超快光场物性研究系统实验室,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科研魅力。室外20个趣味互动实验,如超导磁悬浮、特斯拉线圈等,点燃了大小朋友的科学热情。
青年科学家带来的两场科普讲座,以生动语言和实验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超导、光学等前沿领域,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再次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怀柔园区)分会场,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联合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通过园区打卡、科普报告、趣味实验等形式,向公众集中展示加速器和高精度X射线光学科技成果,层层递进,揭开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神秘面纱,让参与活动的人们在“光与粒子”奇妙世界中穿梭,充分感受大科学装置的独特魅力。
本次“共享未来”公众科学日活动,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怀柔科学城作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科技魅力和创新活力。活动不仅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了解前沿科技、感受科学乐趣的开放平台,更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和科普讲解,有效激发了大众的科学热情和创新精神,为营造热爱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积极力量。
据悉,怀柔科学城未来还将持续举办“共享未来”系列科普活动,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科学体验。(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