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17日讯(记者陈俊清)张大兵,迎来高光时刻。
5月16日,汉邦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敲钟上市,交易首日,市值42.69亿元,张大兵是其实控人。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敲钟现场,张大兵表示,汉邦科技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坚定不移地朝着成为全球领先的色谱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药、化工、食品天然产物、医美、新材料等领域贡献更多力量。
这一声敲钟,不仅宣告着国产色谱技术领域一颗新星的崛起,更标志着张大兵二十余年“技术突围战”的胜利——从化工工程师,到打破国际垄断行业龙头的掌舵人,他用一场硬核创业史,为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化写下生动注脚。
创业20余年:与色谱技术的不解之缘
张大兵出生于1969年,回溯他的创业历程,要从30多年前说起。
1990年7月至2000年10月,张大兵任职于江苏淮阴塑料制品厂精细化工研究所,从办事员一路成长为所长。
1993年,在与南开大学及世界卫生组织天津合作中心的一个合作项目中,张大兵首次接触到色谱技术。当时项目中大量使用进口有机溶剂,这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促使他深入钻研色谱理论知识,并开启了色谱试剂的研发之路。
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的张大兵,是正高级工程师,深知专业积淀的重要性。大学期间系统学习的化工知识,培养了他 “用实验说话” 的科学思维,为日后研发埋下伏笔。
1998年,他创立汉邦科技,初期主要从事色谱试剂、色谱柱及其相关配件的代理、生产和销售工作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张大兵逐渐意识到,作为代理商,公司处于产业链末端,技术完全掌握在进口品牌方手中。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毅然决定转型,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决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经过长期试验和不懈努力,汉邦科技成功研制出DAC150动态轴向压缩柱,这一用于色谱分离的高效设备让汉邦科技在行业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招股书显示,汉邦科技通过持续研发突破了色谱线性放大等分离纯化技术难题,实现了样品从克级、十克级、百克级到千克级的分离纯化线性放大,广泛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疫苗、胰岛素、多肽、造影剂、抗生素等研发生产,打破国外相关技术和产品的长期垄断。
此后,汉邦科技不断发展壮大,产品涵盖了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疫苗、胰岛素、造影剂、抗生素等药物和天然产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
在张大兵的带领下,汉邦科技还积极承担省级以上科研或产业化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研制与应用开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药物等制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装置” 等。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生产级液相色谱分离设备市场中,汉邦科技凭借其快速增长的市场表现,以约12.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在国产品牌中名列前茅。同期,美国企业安捷伦、沃特世、赛默飞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四位。
这一成绩标志着汉邦科技成功打破了外企长期占据市场前三名的垄断格局。
发迹淮安抓住国产化机遇
作为2025年科创板首家过会的IPO企业,汉邦科技成为江苏淮安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淮安市长顾坤向汉邦科技科创板上市表示祝贺,并称汉邦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不仅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淮安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项喜人成果。
位于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放的汉邦科技,在当地落地了多个重要项目,为淮安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中,“生产级小分子药分离纯化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 项目是汉邦科技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原有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基础上,结合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装备等现有产品以及核酸合成仪等新产品,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标准体系,规范公司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行为,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产色谱产品实现质的飞跃。
招股书显示,“年产2500台(套)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生产项目”也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该项目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亿元,建成后将年产2500台(套)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此外,根据汉邦科技2025年战略规划,其淮安基地将启动第四期建设,重点布局量子色谱设备生产线和色谱大数据中心。项目预计投资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色谱分离效率提升10倍以上的量子色谱仪量产,同时通过分析全球2000多台设备运行数据,形成色谱工艺优化的 “中国方案”。
与药明系李革“关系匪浅”
如今的汉邦科技,已构建起覆盖大分子药物与小分子药物领域,涵盖实验室、中试生产到工业生产全链条的分离纯化系统及色谱分离介质业务矩阵,产品已成功销往全球超2000家国内外客户。并与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丽珠集团、中美华东、中国医药集团等知名制药企业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招股书上一组数据揭示着汉邦科技的隐形实力。
IPO前,药明康德持股8.05%,药明康德实控人为李革等,其不仅是汉邦科技持股超5%以上的股东,还是该公司重要客户。2022年至2024年,两者间的关联交易额分别2159.51万元、1004.47万元和500.7万元。这种“资本+产业”的双重纽带,构建起独特的创新生态,而汉邦则为前者提供从设备到耗材的全套纯化解决方案。
这种股东与客户的双重关系,为汉邦科技和药明康德带来了多赢的局面。对于汉邦科技来说,药明康德的投资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同时,与药明康德的合作也为汉邦科技带来了稳定的业务订单,促进了公司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持续优化。对于药明康德而言,汉邦科技的专业产品和服务能够为其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双方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深度合作,也有助于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财务数据显示,汉邦科技近年来业绩增速较快。2021年至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3.21亿元增至6.91亿元,复合增长率近30%;同期归母净利润由486.17万元增至7933.82万元。
就2024年业绩增长原因,汉邦科技表示主要系GLP-1及其类似物带动的生产级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装备收入规模增长,以及公司境外业务拓展实现的收益。
上市敲钟是一个集高光、机遇与发展期待于一身的重要时刻, 但对于张大兵来说,这更是一个新的挑战开始。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