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举行的京东618开放日活动上,京东正式宣布京东首个美食城——七鲜美食MALL将于618大促期间于哈尔滨开业。
线下美食城可能是京东外卖第二阶段的市场打法,这个业态未来可能会在全国大范围复制。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京东单纯去做线上外卖其实已没有太大机会了,‘打外卖’,京东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做线下。”
美食城
根据京东发布的信息显示,七鲜美食MALL首店会开哈尔滨,走品质堂食+品质外卖,线上线下融合路线。
按京东为七鲜美食MALL提炼出的经营卖点来看,七鲜美食MALL有三大亮点。
1、阳光厨房与即时互动性。
七鲜美食MALL是首个100%后厨直播的美食MALL,与传统的“大食代”美食城有差异,加了互联网“属性”。
互动性、透明厨房有助于打造品牌价值,显示七鲜美食MALL可能主要面向品牌餐饮招商。
2、首店经济。
七鲜美食MALL计划引入10家网红餐厅首登哈尔滨。也就是要做潮流、搞“爆品”、做流量、做年轻客流。“首店经济”地方政府喜欢。
3、全客层。
汇聚非遗、老字号等特色餐饮。可能想做全客层,老字号的中老年人消费占比大。
流量
做餐饮,需要大流量,没有大流量做不起来。
看餐饮的分布形态,大多都是以餐饮一条街的形式聚集存在,聚集在一条商业街上来产生“流量效应”。随后的业态升级,餐饮企业又“聚集”在有大流量基础的购物中心内。
餐饮需要大流量。
之前,超市因为客流下滑要转型,试图在卖场内外+餐饮来做转型,认为餐饮可以引流,但大多数却没有做起来。
一大原因就是餐饮的“起步”也需要大流量,但进店客流本来就在大幅下滑的超市,在流量端往往撑不起一个餐饮生态。而没有足够的流量,超市+餐饮做下来的成本就非常高,人工、场租等打不平。京东的七鲜超市,最初是做超市+餐饮的组合,也有这个问题。
此次,京东做线下美食城业务——七鲜美食MALL(可能是以纯餐饮为主),那么,可能就是基于一个大流量的打法。
首先,起步可能是为了流量,看七鲜美食MALL首店,选址是开在哈尔滨的革新农贸市场商圈,商圈主打“景点+市集”。
农贸市场是有流量的,从一线市场到五线市场,线下流量最大的地方可能就是农贸市场,尤其是在四线县城,大量县城的商业其实就是以农贸市场为中心而分布散开的。而传统上说农贸市场“脏乱差”,流量大才会脏乱差,没有人没有流量的农贸市场,也很干净。
大量的业态也都想从农贸市场抢流量,比如超市过去是通过卖低价、不赚钱的蔬果品类来抢农贸市场客流,现在则力图通过做强熟食来继续抢农贸市场客流。
由此,京东的美食城业务——七鲜美食MALL,选在农贸市场边开,起步可能就是想基于农贸市场的大流量来做出它的餐饮生态,同时,七鲜美食MALL的入驻也可能提升整个商圈的品质品级。
这个也不算很“新鲜”,之前就有很多火锅店等餐饮业态都开到了农贸市场里,算是有人探过路了,有成熟经验可供复制了。
其次,“归宿”可能也是为了流量。
京东在中国几大平台中,流量盘可以说是相对弱的,它需要流量来应对未来的“存量竞争”。餐饮业务如果做起来了,会源源不断为京东“输送”流量。既“输送”线上主站,也可以“输送”线下——京东已经把大量自营商品铺货线下渠道了,比如在京东做的京东MALL内,都是经营京东自营的电器与家居商品,所以,京东线下餐饮业务带来的流量也可以直接“哺育”线下。
整体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东要单纯去做线上外卖,应该是没有太大的机会了,因为美团在外卖一块已经很成熟,运营效率很高了。
但京东如果以做外卖、打外卖的“名义”,实际上,是要去做线下、整合线下,也就是“打左灯往右拐”,通过京东外卖把京东餐饮品牌价值做高,再去整合线下,那搞不好就有机会。
因为这会与美团形成一些差异——美团在线下没有实体美食城业务,没有线下“自营”生态。京东如果有,那就与美团产生了差异。
加上线下分散,京东的“比较优势”大——在线上,京东会被流量更大的美团“倾销”,京东能为线上外卖市场带来的提升可能也不会很明显。但到线下,由于线下分散,京东反而有规模优势,反而成为了“倾销者”。在品牌、招商、运营、卫生管理等层面,京东则有更大机会对线下餐饮带来提升。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单纯去做线上外卖其实没有太大机会了,‘打外卖’,京东可能主要是想做线下。”
三
招商
除了流量价值,线下的另一大价值是“招商”价值,招商环节有“利润”。
主要表现在三块。
一、国家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有大量的招商资金资源倾斜。
同时,京东在线下也有商业地产运营经验与号召力,地方政府还是比较相信京东品牌的,京东“拿地”有优势。
比如,到2025年年底,京东的商业地产项目——京东MALL会开出27家店,京东MALL目前也有“餐饮美食城”业务,许多京东MALL内的餐饮业态总面积都超过了1万平米,但到目前,京东MALL的餐饮业务主要还是交由第三方在代运营。
二、餐饮品牌的渠道市场费用。
现在餐饮市场的品牌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冒出了大量新品牌,也有大量资本在投资餐饮连锁品牌。根据一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品牌连锁餐厅与非连锁餐厅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3.3%和76.7%,所以,未来,中国餐饮行业还有大量的品牌化发展空间。
这意味着,餐饮品牌现在及未来的“招商租金”市场很大,同时,大量餐饮品牌出现也会同步“带来”巨量的渠道费用“预算”与市场费用“预算”市场,这也是各大互联网平台都盯着的。
但餐饮行业目前的消费大头还是在线下,根据一些报告,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只有22.6%,绝对大头还是在线下。
所以,京东的“重心”可能也会在线下。
目前,通过京东外卖的“热度”,京东餐饮品牌的招商(只招有堂食的餐饮商家)已达百万家,京东可以“筛选”出优质品牌,并把这些餐饮品牌带到全国各地的美食MALL内进行标准化复制,既能降低线下招商成本,也能线上线下招商协同,给餐饮品牌一个全渠道方案。
未来,则还可发展面向餐饮品牌的供货、供应链金融等TO B业务。
三、金融价值。
餐饮是高频业务,有稳定高频的数据,这既能支撑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发展。也能带来金融场景价值与风控价值,无论是消费金融业务,还是供应链金融业务。
做零售的进销差价生意,其实都不怎么赚钱,当下的零售领军企业与平台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其实都主要自于“金融信贷”与现金流再投资业务。
下一篇:聊七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