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新冠再次引发关注,5月15日陈奕迅突然宣布演唱会延期,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
歌手陈奕迅(Eason)宣布昨晚突感身体不适,今早(15日)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须立即停止所有演出活动并进行休养。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确定首周无法如期重返高雄,Eason非常难过也深感歉意。演唱会团队已紧急协调后续安排,原订5月16、17、18日于高雄巨蛋举行的三场演出将延期举行。
已购票观众可持原票于新场次原座位入场。欲选择退票的观众,请依照拓元售票系统公告之退票方式办理,主办单位将全额退款。
近期,亚洲多个国家(地区)卫生部门通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中国香港等地已开始安排针对JN.1毒株的疫苗接种。
5月1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首位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3月份增幅明显,流行性感冒发病数则有所回落。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由3.3%升至6.3%,新冠病毒已成门急诊就诊量首位病原体。广东疾控局最新报告显示,4月全省新冠感染发病数达23188例,较3月(3548例)环比增幅超五倍。
对此,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仍需重视,无需恐慌。
重症率低
港澳地区此次流行的毒株均为XDV毒株。去年5月,中疾控在全国新冠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中首次提到XDV变异株,将已监测到的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分出XDV等47种亚分支,并将XDV单独命名和统计。去年7月左右,XDV变异株就已成为当时的优势毒株。
今年5月12日,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发布的健康提示提到,目前该区域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但未超过2024年峰值,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该流行株NB.1系列分支同样属于XDV变异株的新分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阳性率虽高,但重症率呈低位运行。
此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当前发热门诊病例总数未明显增加,尽管新冠阳性占比翻倍,但住院重症患者极少,目前医院感染ICU暂无危重症病例。目前距离去年7-8月疫情高峰已过10个月,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夏季前出现小高峰属正常现象。
新冠病毒的季节性特征已经不像疫情初期那样明显。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可能出现局部小高峰。因此,全年保持适当的防护意识很有必要。若出现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建议先自测新冠抗原,阳性尽早服用抗新冠药物,阴性可考虑抗流感治疗。
中国香港方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5月12日通报两宗儿童感染新冠严重个案。首宗个案为17个月大女童,同时感染新冠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目前仍然留医,情况危殆。第二宗个案为13岁女童,感染新冠病毒并发肺炎,目前仍然留医,情况严重。该部门介绍,今年三月中起新冠病毒在香港社区的活跃度持续上升。污水监测数据显示,XDV在本地的流行率有上升趋势。由于XDV是一种与JN.1相关的变异病毒株,因此现时香港使用的新冠疫苗仍能有效预防。
彭劼同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确诊新冠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可显著缩短病程,处方药储备充足。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早期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从临床观察来看,它的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良好。若未能及时就医,可临时服用退烧、止痛药物减轻不适。
针对流感、新冠如何应对?
针对民众关心的流感与新冠同时处于流行期的情况。
彭劼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冠或流感有同时感染的可能,但这种情况较少,不常见,普通民众无需太恐惧。针对新冠和流感在同时流行的情况下,如出现症状,仍需要进一步检测到底是新冠还是流感。如果是有流感,就按流感的特效药物治疗,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的特效药物治疗。
而两者日常防护都是差不多。民众都需做好呼吸道的防护措施。如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这些常规的日常防护措施。
所以强调病原学的检测很重要,如果有发烧这些上呼吸道感染的这些临床表现,还是第一时间做检测,到医院里去做诊断,分辨出到底是流感还是新冠,然后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而根据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四是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