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强制评级后信评格局生变: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数量倒挂,灰色操作模式初现
创始人
2025-05-15 21:32:35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自2021年证监会、交易商协会逐步取消债券发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后,去年已是我国债券市场无强制评级的第三年。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了11家信用评级机构2024年业务开展及合规运行情况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去年新世纪评级、中证鹏元、安融信用评级、远东资信评估等四家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评级报告,涉及的主体数量显著超过债项评级数量,出现“倒挂”情况

事实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披露的2024年各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也显示,从第二季度开始,主体评级业务承揽量显著增加,在四季度评级机构共承揽主体评级2787家,同比增加64.81%,超过当季度承揽的债券产品2744只。

不过从全年数据来看,全年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10703只,同比微降0.04%;共承揽主体评级9779家,同比下降8.67%。由此可以计算获得一个官方未披露的数据:2023年共承揽主体评级达到10707家,与2023年的债项评级承揽数量持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取消强制外部评级政策的落实,将加快推动评级机构业务发展从“监管驱动”走向“市场驱动”。

但亦有发行人向记者透露,在取消强制债项评级后,债券发行方的评级成本没有显著减少。一方面,虽然监管取消了强制评级要求,但投资者出于合规要求,对配置的产品依然存在信评级别要求;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也作出了一定调整,对存续期的主体报告每年一评,长期来看综合成本没有压降。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个别机构将发债主体与集团内子公司等多个主体“打包”进行评级,收取高额评级费用,以推高发行人的主体评级结果。

新发行债项中超六成无债项评级

在取消强制评级前,公司债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申报、发行环节需要出具两个信用评级报告。

在申报环节,发行人就需要提供信用评级报告与跟踪评级安排作为申报材料要件。到发行环节,需要对外披露主体评级报告与债项评级报告。此外,过去普通投资者可以认购、交易的公募公司债的债项评级还必须到“AAA”级别。

2020年开始,随着“刚兑信仰”的打破,出现高评级债券违约的情况,本应反馈企业信用能力的信评机构反而调整滞后。监管在强调信评机构市场化转型的同时,要求投资者降低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在提升投资机构内部评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弱化、取消行政强制评级要求。

如今,在债券发行环节,仅保留企业主体评级报告披露要求,除非企业发债的本息清偿顺序劣后于一般债务和普通债券。

在此背景下,新发行债券的无债项评级数量显著上升

交易商协会提供数据显示,2024年度,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公司类信用债中无债项评级的债券达到15944只,占比达到63.74%;发行时无有效主体级别的发行人76家,占比1.9%。而在无强制评级“元年”的2021年,无债项评级的债券为5768只,占比59.85%,仅一家发行人在发行时无主体评级。

从无债项评级债券的类型分布来看,Wind数据显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等类别的无评级发行占比均超过50%。特别是短期融资券,在2024年发行的4336只短期融资券中,4302只均无债项评级,占比高达99.22%

对此,联合资信相关研究分析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九成以上的短融皆无债项评级,一方面是因为短期债券相较于中长期债券的评级符号更为有限,区分度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回归于短债的分析逻辑,偿债主体的基本面在短期内较难发生巨大改变,相较于单纯的信用基本面分析,需更加注重偿债现金流的预测及流动性分析,现今由于评级报告中对债项评级着墨不多,降低了短债债项评级的价值。

“一般来说,公司债的债项评级报告意义不大,在没有增信措施的背景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结果是一致的。”一位信评从业人士表示,但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等存在较为复杂条款的债券,依然需要债项评级。

初始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数量“倒挂”

市场需求的转变带来信用评级机构业务结构的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11家信用评级机构《2024年业务开展及合规运行情况报告》,对其公开披露的数据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新世纪评级、中证鹏元、安融信用评级、远东资信评估等四家机构2024年出具的评级报告涉及主体数量已经超过了涉及的债项数量。

具体来说,新世纪评级出具的初始评级报告涉及主体775家,涉及债项600只;中证鹏元出具的初始评级报告涉及主体1458家,涉及债项596只;安融信用评级出具的初始评级报告涉及主体179家,其中公司债涉及债项13只,涉及发行人及担保人13家,其他类评级涉及债项1只,涉及发行人1家;远东资信评估2024年共签订主体评级业务469单,出具债项评级报告403份。

面对业务结构的转变,近年来信评机构的收费模式也在发生转变

在强制评级时代,企业发行一笔债券需要支付的评级费用一般包括主体评级报告、债项评级报告,以及在债券存续期为跟踪评级报告支付的费用。在不强制要求债项评级后,主体评级是不存在“跟踪”的,因此在债券存续期仅需要每年支付一次主体评级报告费用。

由于主体评级报告的费用远高于跟踪评级,对于存续期较长的发行人来说,为保持主体级别需要支付的总费用依然不减

信评机构高质量转型进行时

信评机构作为银行间市场的主要中介机构之一,是投资者与债券发行方中间的桥梁,理应起到预警职能。基于信评机构的独立性,提升信评质量,成为近年来监管关注的重要内容。

2024年,交易商协会完善评级自律规则体系,发布了两项评级指引,其中特别提到,鼓励债券发行人选择两家及以上信用评级机构提供评级服务,发挥双评级、多评级以及不同模式评级的交叉验证作用。

去年一年“双评级”情况如何?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共有965家发行人获得2个及以上评级机构出具的主体评级,占存续债券发行主体的17.10%;其中62家发行人的评级结果不一致,不一致率为6.42%,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有资深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部分评级机构依然存在帮助发行人取得更高评级的做法,模式是,通过为该发债集团旗下不需要发债的子公司单独提供主体评级,将子公司和发行人综合纳入信用评估,按不同主体收取评级费用。

交易商协会还特别披露了各家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差异。据披露,2024年不一致的发行主体评级多数相差1个子级,其中安融评级所评发行人主体级别高于其他机构最多,有10家,占比为23.25%;东方金诚有9家,占比为2.54%;大公国际和标普(中国)各有8家,占比分别为3.46和42.11%;上海新世纪有7家,占比为4.19%;联合资信和中证鹏元各有6家,占比分别为1.56%和1.68%;中诚信国际、普策信评分别有4家和2家,占比分别为0.74%和100%;大普信评和远东资信各有1家,占比分别为50%和3.33%。

此外,在头部信评机构的报告中,国际业务、投资人服务成为其大力发展的方向。

一方面,信评机构通过加强主权评级的频率增强海外影响力,同时为熊猫债提供评级业务、开展中资离岸债主体评级等,帮助中国企业境外融资。另一方面,信评机构通过增强自身投研能力建设,为投资人提供咨询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劳模传授技能育人才 5月13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浙中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志刚(中...
逛博物馆别只为打卡     周慧虹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遗...
记者手记丨法国博物馆“中国情缘... 转自:千龙网新华社巴黎5月15日电 记者手记|法国博物馆“中国情缘”延续不断新华社记者唐霁14日,一...
精准关爱解职工育儿之忧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 通讯员程育新)记者日前获悉,一汽-大众公司工会从2024年6月开设“创·享...
海南举办茶业技能竞赛培育高素质... 本报讯(记者赖书闻)5月12日,记者从2025年海南茶业行业技能竞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技能竞赛决赛...
广药白云山相关公司新增一项60... (转自:快查一企业中标了)快查APP显示,广药白云山相关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15...
帮助宝妈群体实现“带娃、赚钱”... 下班时间还没到,可是安徽苏太太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些职工已经陆续离开岗位,踏上回家路。原来,这些享有特殊...
一至四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 转自:内蒙古日报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樊曦  丁怡全)记者15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
内蒙古精品图书亮相第二届东北书...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长春5月15日电  (记者  梅刚  通讯员  张延维)5月15日,以“书香向北...
端午将至 各地市场、商超开启“... 转自:千龙网央视网消息:随着端午假期日益临近,在海南各地市场、商超,粽子开始上市,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
“泡凤爪”营收占比超65%有友... 有友食品(603697.SH)近日发布公告,因董事会秘书空缺时间超过3个月,公司董事长鹿有忠将代行董...
偶遇沙枣花 ●杨钊 在南疆连队,你会与一些非常朴素的事物不期而遇。 那是傍晚时分,我走出小院沿着连队...
母亲的思念 ●李易农 我常常记起,那个清晨 阳光洒在五月的麦田 已经开始抽穗的麦苗 等待...
内蒙古体育场地数量达7.31万... 转自:内蒙古日报5月15日,呼和浩特市民在万和体育公园内健身。据了解,2025年内蒙古将完成“十四五...
内蒙古7项服务助力重点群体创业 “家人们看这个拉丝!纯手工奶豆腐,特别香……”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丰屯奶制品传承加工厂...
从“多次跑”到“高效办” 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白丹  杨柳  在内蒙古,一场政务服务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企...
穆希卡:“最穷总统” 传奇一生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生命中的盐一样。” 当地时间5月13日,被称为世界“最穷总统”的乌拉...
今天,更需要深度阅读 ●张焱 在AI用一分钟就能总结一本书的今天,有多少人还在阅读,并以相对传统的方式阅读?这是一个...
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新...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杨冉冉)记者从今天举行的“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工业...
寥寥数语 难以尽述我的感激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祁宗珠)“我是一名来自陕西的游客,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写下这封信,向贵所民警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