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和主流智库普遍认为,中美关税新举措的出台,体现了双方在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下,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发展、避免脱钩断链作出的努力,有望为全球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另一项重要共识是,仅仅四十来天,傲慢无序的美国政府就被迫按下关税大战暂停键,是因为美国经济遭遇反噬。
目前美国制造业活动正在放缓,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4月份下降了38.9点,为-26.4,是2023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新订单指数从3月的8.7跌至-34.2,降幅达42.9个百分点,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差表现。历史轨迹上,这种幅度的订单下滑仅出现在经济衰退时期,而当前美国经济虽未正式步入衰退,但已显露出“需求骤降”的疲态。
美国相关智库披露,约39%的美国受访企业报告4月活动减少,仅13%的企业增长;未来六个月的增长预期指标同样疲软,显示制造业企业对前景普遍悲观。专家分析认为,需求端萎缩与成本端高企的“剪刀差”,令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可能滑向滞胀。关税阴影下美国制造业信心崩塌,受访企业认为政策不确定性将导致供应链进一步受阻。
服务业同样受到严重冲击。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措施不仅损害货物贸易,也波及占美国经济70%以上的服务业。
标准普尔报告明确指出,由于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4月美国服务业商业活动的增长速度已回落至近一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服务出口正以2022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速度下降,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消费者的服务提供商,尤其是金融服务公司,都报告称增长前景明显疲软。”
美国旅游协会预计,如果目前趋势持续,2025年美国旅游业的潜在损失将达到210亿美元。同时在核心物流方面,大量港口和公路运输服务停滞,在金融与服务方面,许多企业开始削减会计服务。
作为美国经济的核心支柱,服务业的脆弱性在关税战之前并没有被特朗普重视。4月以来,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在打服务贸易这张牌。美国最大客源国加拿大3月航空及陆路入境游客分别同比锐减14%和32%,夏季赴美预订量更骤降超30%;美国旅游协会的数据显示,西欧、亚洲和南美等高价值市场的游客量均呈现两位数下滑。2024年,外国游客在美国消费超过1800亿美元,超过所有农产品出口的总和。显然这些反噬效应是美国难以承受的。
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中尾武彦表示,特朗普在强调美国的贸易赤字时,故意忽略了美国在服务业领域享有的顺差,他的关税政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误导。“特朗普一直希望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是基于经济的理性要素,这些特性很难改变。”因此,对关税大战按下暂停键,就是美国政府不得不作出的调整。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