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约100万家。然而,今天放心保姆依然难寻,在社区微信群里常能看到“求推荐月嫂”“寻专业护工”“找放心保姆”这样的信息。优质家政服务不好找,这是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政服务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刚需”。从照顾老人小孩到打理日常家务,优质家政服务能让家庭生活更加有序、舒适。当前,家政服务行业规模已超1.1万亿元,从业人员超3000万,看似庞大,但供给不足的问题依旧突出。此外,好家政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高,成为困扰行业的三大难题。如今,国内市场不仅缺保姆,更缺让雇主放心的保姆。
何谓放心保姆?简单来说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职业道德过关,既不会对雇主家的财产小偷小摸,也不会对照护对象暴力相向。还有一个是职业技能过关,在照顾老人、小孩饮食起居等方面能提供专业服务。
为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商务部等9部门上个月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措施,推动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
人社部办公厅等6部门近日又印发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每年培训150万人次,推动解决家政服务供给“量”与“质”的问题。而此次文件部署的亮点之一,是要求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家政培训。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围绕“放心保姆”建立体系化、科学化的培养机制。所谓体系化,就是根据市场对保姆需求走向细化这一趋势,从教材、师资到培训、评价形成系统的模式。如今市场已细分为保洁、烹饪、月嫂、养老照护等岗位,为此需要进一步细化家政服务培训内容,更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所谓科学化,是指既要按照现有标准科学培养保姆,也要根据情况完善标准。去年公布新修订的《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就为培养“月嫂”“育儿嫂”提供了科学指南。类似的服务规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家政人员的专业素养,解决当前市场上优质供给不足的问题。
除了培养保姆服务技能,更要培养职业道德。目前对保姆培养侧重于技能,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道德意识,既需要将反面典型案例纳入相关人员的培养体系,也需要通过建立诚信档案、从业禁止等规则来约束失德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人社部门积极行动,部分地方建立了保姆劳务品牌,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劳务品牌在培训方面更加专业,引进优秀师资,开展标准课时培训,从基础技能到进阶提升,形成完整的培训链条。同时,标准更加规范,颁发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可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过体系化、科学化培养“放心保姆”,不是简单的、短期的培训,而是从家政企业培训到高等家政教育机构都要根据市场多元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家政服务从业者,让家政服务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