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董磊)近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籽籽“铜”心手工坊看到,展示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手工编织品,妇女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钩织着毛线玩偶,赶制客户预订的订单。这是林西县总工会探索和推行“培训+就业”模式,打造“织女技能培训课堂”,为“织女”铺就家门口致富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林西县总整合资源,通过“工会搭台、技能赋能、产业聚力”的联动模式,打造“厂家派单—工坊接单—居家生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一闭环模式,不仅帮助一些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更让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
“我参加了县总工会组织开展的编织培训,掌握技巧后就加入了手工坊。现在利用闲暇时间接订单,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学员单大姐边钩毛线边说。
手工坊负责人王玉辉介绍,只要爱好钩织,有创业意向,都可以加入手工坊。新学员通过编织玫瑰花、发圈、小熊、西瓜等小饰品,每天能稳定获得五六十元的额外收入,学员月收入在500元~5000元不等。
据介绍,截至目前,林西县总已组织开展7期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为近200名“织女”搭建起“培训+就业”服务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