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网
记者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获悉,近日,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发布。
截至5月7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公司外,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群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稳健经营应对风险挑战,以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持续提升。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彰显企业发展韧性。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向好,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实现净利润5.22万亿元,4036家公司盈利,其中2194家公司盈利正增长,553家公司盈利增幅超100%。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全年实现营收62.89万亿元,净利润2.55万亿元。沪深300指数成分公司合计营收、净利润42.80、4.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0%、4.04%。分板块看,创业板、科创板公司总体营收增速领先,沪深主板公司净利润指标继续保持韧性。
全市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7.71万亿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76万亿元,中央国有控股公司表现突出,净利润增长4.63%。
竞争力和盈利质量方面,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整体销售净利率4.53%,净资产收益率(ROE)6.73%,中位数4.35%,现金流状况延续改善趋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19万亿元,为净利润的2.17倍,净现比较2023年进一步提高,收现比(营业收现率)1.01。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增加值19.82万亿元,占GDP的14.69%。实体上市公司增加值14.34万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提升超10%。上市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64.50万元/人,同比提升0.02%,是全社会数值的3.71倍。
19个门类行业中,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6个行业实现盈利,5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6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人工智能重塑商业生态。AI大模型重构生产生活方式,“智能制造”、“智辅诊疗”、“智慧交通”等应用不断深化,云计算行业增长态势明显,营收同比增幅16.19%。“人工智能+”激发算力需求,硬件升级成为企业的首要投资目标,定制化、国产化进程加速,芯片设计、集成电路产业重回景气周期,两产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19%。
消费复苏提振市场信心。各地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等政策陆续落地,有效激发终端消费活力。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汽车零部件产业需求保持强劲,营收增长6.48%,净利润增长16.83%。家用电器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5.62%、7.11%,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20.89%、12.78%,消费需求品质化趋势凸显。出行旅游需求提振,旅游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5.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收增长11.11%,净利润增长21.45%,航空运输业复苏超预期,行业整体扭亏为盈,三大航空亏损大幅收窄,水上运输业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线上线下消费热情回升,食品饮料、个护、化妆品等行业营收实现正增长,其中零食行业营收增56.06%、净利润增24.53%。金价上涨驱动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5.66%。物流行业延续“多快好省”属性,五大快递公司营收增长11.69%、净利润增长22.69%。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