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走进毗邻赣江的江西省新干县某砂石公司,原本满目疮痍的砂石堆场,经过整治后,这里绿意盎然,新植的草木随风摇曳,展现出勃勃生机。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证会在赣江边举行。来自新干县检察、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和当地乡政府、砂石公司的负责人,以及部分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等数十人齐聚一堂,共同查看砂石公司破坏江边植被案的整改成果。
“以前,这里因砂石公司长期堆放砂石,导致植被损毁、水土流失、险象环生,成为群众关注的‘生态痛点’。”家住附近的村民老李说,“由于砂石乱堆,江水冲刷后泥沙入河,我们都不敢让孩子靠近。”
砂石无序堆放,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沿岸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根据相关图斑线索,新干县人民检察院主动介入,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依法督促涉事企业履行生态修复责任,并全程跟踪监督整改进程。
“植被成活率如何?后期管护谁负责?”“如何有效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听证会上,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化身“生态考官”,从不同角度向包括砂石公司在内的相关单位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听证会上,砂石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整改情况。据介绍,近年来,公司投入专项资金,对堆积的砂石进行了清理,并严格按照生态修复的标准,种植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和草皮。截至目前,植被覆盖率已超过90%,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周边生物多样性也逐渐恢复。
如今,昔日的“生态伤疤”正在愈合,赣江岸边重新披上绿装,成片的马尾松和芦苇成片随风摇曳,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生态修复成效初显。
“此次听证会,既是对整改成效的全面审视,也是对社会监督的有效回应,更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推动。”新干县人民检察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干县人民检察院将致力于构建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打通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凌晨,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