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民政微语
近日,一名流浪27年的男子,在浙江省丽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福彩销售员、公安民警的帮助下,终于与家人重逢。
事情要从今年年初说起。
丽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福彩站点站主范小荣是个热心肠。在她站点附近,有一名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徘徊。“每次跟他沟通,他都不回应我,所以我没有办法提供实质的帮助。”范小荣说。
今年年初,范小荣的福彩站点挂上了“救助驿站”的牌子,“在了解救助管理政策后,我终于知道该怎么提供有效帮助了。”范小荣介绍。
1月15日,范小荣再次看到该男子后,第一时间拨打了丽水市救助管理站的服务热线和110报警电话,并小心翼翼地守护在该男子身边,等待工作人员赶来。
丽水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巫治军带队赶到现场,经过了解后怀疑该男子患有精神疾病。民警在现场对该男子进行人脸识别后也没有找到任何有用信息。“于是,我们决定先将他送往医院救治,边治疗边照料,以便获得更多信息,帮他找到家人。”巫治军说。
该男子住院期间,丽水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经常前去探望,但始终无法通过聊天获取他的身份信息。“传统寻亲方法一直无效,我们便联系公安民警,尝试用新技术手段帮他寻亲。”丽水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说。
丽水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民警王学为按照相关程序,将受助人员的血样迅速送至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在普通DNA比对无果后,又进行了Y系比对,最终推断该受助人员可能来自河南省永城市张氏家族或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尹氏家族。
虽然圈定了大致范围,但要从两个地方找出一个人的家,依旧如同大海捞针。于是,王学为请专家为受助人员与两地家族成员进行了人像比对。“经过仔细筛选,涡阳县尹氏家族的一名人员与受助人员十分相似,不能直接认定,但可能性很大。”王学为说。
这条疑似信息很快被反馈给丽水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与亳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核实,我们确定了受助人员就是尹某。”巫治军说。
尹某的亲人赶到丽水市救助管理站认亲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因为孩子夭折导致精神出现问题,已经离家出走27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到处寻找,始终没有他的消息,还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谢谢你们!”尹某看到家人后,木讷呆滞的眼神有了变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范小荣和王学为作为尹某回家的重要推动者,也在认亲现场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看着他们紧紧相拥的身影,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原来,一通电话的善举,竟能成为照亮他人人生的光,帮助破碎的家庭重归团圆。作为‘救助驿站’的一员,我会继续传递善意,也希望这份温暖能感染更多人。”范小荣说。
“认亲现场我见过很多,每次都很感动。”王学为感慨地说,“这场寻亲既是科技赋能民生服务的实战,也是多部门协同配合、数据共享、快速响应的典范。”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