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清华大学)
尊敬的莫莱博大使,
尊敬的邱勇书记,
尊敬的马骏副市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外交部向出席第二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成为全球治理新的重大课题。
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倡议主张坚持向善为民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以增进人民福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避免人工智能技术恶用滥用。倡议主张打造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健全法律规章制度,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倡议主张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协调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安全与治理重大问题,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我们认为,各国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落实好《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我愿借此机会同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是要始终坚持创新开放。人工智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创新开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因和底色。中国企业研发的大模型深度求索近来取得技术突破,其开源、低成本、高效能的特点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携手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加快拓展,释放更多智能红利。
二是要始终坚持公平普惠。人工智能是全人类共同财富,不是富国和富人的游戏。数字红利不能成为数字霸权,智能革命不应导致智能鸿沟。各国应共同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提供低门槛的服务,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
三是要始终坚持协同共治。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应该共同把握,挑战需要携手应对。国际社会应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落实好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的《全球数字契约》,在联合国框架下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是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先行者。我们始终把“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后续落实作为优先事项,感谢在座各位来自的国家为联大决议通过所做的重要贡献。我们鼓励各方通过政策交流、技术支持、资金援助、人员培训、联合研究等方式支持全球南方加强能力建设。中国宣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提出“五大愿景”“十项行动”,这是中方落实联大决议后续行动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和赞比亚共同牵头成立了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在座的很多国家都是小组成员。我们期待通过之友小组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策源地之一。清华大学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机构之一。为确保本次研讨班的预期效果,我们精心设计课程以及在京的参观活动。大家将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方面的顶尖专家交流座谈,也有机会走访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感受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和智慧生活服务等精彩应用。
此次研讨班的嘉宾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联合国数字和新兴技术办公室高度重视,派出专家全程参与和指导。衷心希望大家用好这个难得的机会,充分了解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治理的经验和成就,同时积极分享各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真知灼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希望大家把你们的感受和思考带回国,分享给朋友和同事们。我们也期待此次研讨班能为增进中国同各国以及各国之间的人工智能务实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班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