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地铁或公交、新能源车出行,节约用电……这些都能帮你积攒个人碳减排量,最终能直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
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市民魏英成了第一个受益者,近日,她用平时攒的4.5万克碳减排量,成功抵扣了当月90元贷款利息。
碳减排量不仅能换小礼品,还能直接用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这一做法将低碳环保行为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既鼓励了低碳出行,又为市民带来了实惠,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将城市公共治理与市民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的机制,也为城市绿色治理带来一定启示。
在传统观念中,环保行为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而较少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许多人虽然认同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很少有经济激励与其低碳生活直接挂钩。
此次,武汉市民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的碳排放,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即房贷利息的减免。这种“低碳即收益”的即时激励模式,有望提高市民参与低碳生活的积极性。
事实上,类似的“碳积分”奖励做法并不鲜见。此前,多地曾尝试过用个人碳减排量兑换商品或服务,如兑换电影票、购物券等,但这些做法大多局限于小额奖励。此次,武汉直接将碳减排与个人房贷挂钩,很具吸引力。
毕竟,房贷是许多家庭的重要支出项目和经济负担,通过日常低碳出行就能在一定程度减轻这一压力,有望激发更多市民选择绿色低碳出行。
房贷利息的减免意味着需要有人承担一定的成本,这部分资金从何而来?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武汉坐地铁公交可抵扣房贷利息,其资金正是来源于相关合作银行。当然,银行此举,一方面体现了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进入“绿色金融”新业态的积极姿态,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为自己引流获客的作用。
其实,银行的让利举动也并非就是“亏本”行为。因为银行可将相关用户的碳普惠减排量拿到碳市场交易,出售给有需求的企业,从而获得收益,弥补相关费用。
碳普惠是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的创新机制,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企业践行低碳行为,让人们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可以得到激励。
不过,虽然个人理论上可以参与碳排放权的买卖和交易,但由于个人碳减排量相对“小散”,一般居民个人的减排量远未达到可以上市交易的标准。然而,通过第三方平台归集,个人减排量可“打包”达到交易门槛。
去年9月,武汉将多个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个人碳减排量的归集工具。由平台汇集的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可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作为回馈,这些平台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
坐地铁公交可抵扣房贷,背后正是这种碳减排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这种机制,可能比企业纯公益活动更有持续性,也比普通的低碳宣传鼓励更有实效。
所以说,武汉的这一新举措,也体现了城市绿色治理的一种新思路。通过经济激励,让市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公共目标。
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方式,以及市场化的商业模式,使得低碳生活方式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趋于一致。这种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有望形成良性循环。
由此而言,武汉的“碳减排抵扣房贷”,看似金额不高,只是一个小福利,但其意义不止于此。这一尝试,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却为城市绿色治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
编辑 / 迟道华
下一篇:多看一眼,让他救了一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