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依农 上海报道
A股市场情绪回暖
5月12日,A股主要指数走高,上证指数涨近1%,深成指涨近2%,创业板指涨超2%。同时,从基本面来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同比增长了3.5%。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的修复逻辑?从企业盈利来看,市场情绪与基本面改善是否已形成共振?一起来听听方德证券高级分析师廖偲琴怎么说。
政策预期稳定释放 增强市场确定性
廖偲琴:5月12日,A股和港股都已经基本收复了4月2日关税冲击的失地。所以股市预期的关键在内而不在外。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10项政策组合拳具备诚意,1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下调和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在货币端口均超市场预期。并且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释放明确信号,强调通过增强内部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以往相比,当前政策预期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都值得肯定。
基本面修复助推风险偏好回升
廖偲琴:从企业盈利端口来看,A股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我们观察到上市公司的企业盈利也迎来了久违的拐点。A 股2025年一季报业绩改善,非金融及石油石化单季度盈利转正。截至4月30日上午,一季度全A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为3.2%,非金融石油为4.5%,显示组合政策效力正在持续释放。叠加上市公司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值、资本支出及自由现金流均同步改善,A股内在价值重估拐点显现。目前,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突破5%大关,与债券收益率利差创下了历史峰值,一旦利差收窄,权重指数料将会有不错的表现。
这一基本面修复态势,将有助于风险偏好抬升和融资资金回归,我们认为两者正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共振。市场在业绩真空期将转向布局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科技及中小风格将占优,建议投资者围绕关税冲击超跌修复和自主可控领域,以及局部景气回升领域布局。
哪些板块更具韧性?
尽管市场情绪回暖,但A股整体仍运行于震荡区间之中。从近期表现来看,市场风格轮动较快,避险、消费、成长反复切换,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哪些行业可能是这一轮盈利修复的主力板块?我们来连线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A股有望走出向上行情
杨德龙:今年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走出向上行情。科技股的牛市还会领涨,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包括消费在内的诸多板块回升。
我国居民储蓄已达到160万亿元,以前楼市是承接居民储蓄的蓄水池,但现在楼市的机会减少,未来的机会就在股市。通过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来实现财富增长,将是未来很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也正在逐步从底部回升,从2600多点的低位起步,已上涨超过20%,正式站上牛熊分界线,开始形成牛市走势。
AI与消费板块共迎估值修复
杨德龙:从行业来看,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人形机器人等AI板块,可能获得宏观大环境带来的机会。英伟达的黄仁勋认为,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将主要分为三种,而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第一类,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汽车其实是机器人的一种形态。第二类,无人机。未来无人机的“智商”可能比一般人都要高,会自主判断方向以及操作。第三类,人形机器人。当然,也是最主流的,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因此,科技行业肯定是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比如相关的“AI+应用”以及芯片半导体等等,都可以重点关注。
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估值较低的品牌消费品。很多品牌消费品公司目前已经初步跌出了价值区间,本身又具备品牌价值,因此,在科技股行情出现扩散后,有望吸引一部分资金,开始布局这些已经调整到位的消费白马股。综合来看,这些行业都具有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长线资金增配A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市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等机构在A股的持仓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元,尤其是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这种偏长期的配置也为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对投资者而言,从这些“长线资金”的动作里,能够读出怎样一些市场主线?投资者是否可以对下半年行情有更积极的展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陈雳为我们解读。
制度优化推动长线资金加速入市
陈雳:今年以来,以社保基金和理财基金为代表的诸多长线资金大规模进入中国股市,表明当前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共同形成非常良性、向好的共振。
从政策的制度优化角度看,2025年提出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扩大社保、基本养老金对股票的投资权益比例,解决了长周期的考核机制问题。从这一角度而言,使得相应的长钱,尤其是偏向价值投资的长钱进一步进入到市场中。
从过往的收益情况来看,长期性和稳定性也成为市场重要的“压舱石”。从投资偏好来看,这类资金比较偏好高股息、低波动的蓝筹股,以及长期分红较好,高质量较明显的上市公司也格外青睐。对于一些热点的主题,像军工,以及一些受供需关系影响带来利润提振的一些行业和公司也是格外的关注。所以主题轮动也抓的比较紧。从整个资金流入来看,也体现了当前市场信心的不断修复。
关注海外信息扰动
陈雳: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政策预期不断强化,尤其是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央行财政部持续释放利好的预期管理和政策落地,使得整个市场的信心也在恢复。
整体来看,中长期资金对市场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对于市场而言,在下半年会继续围绕新质生产力、消费主题以及市场的一些热点进行配置。从当前来看,A股估值的市盈率相较国外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也会进一步的凸显配置的长期性。
下半年,市场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还是在海外的信息扰动。因此,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周期的变化,尤其是政策的变化,相机抉择做好相关的投资收益。尤其对于结构性的机会,像科技主线、股息蓝筹、消费升级、军工等热点,也要保持较高的敏感度。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编辑:施诗
上一篇:这类基金 爆款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