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投入1000万元实施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计划,设立100个本科生科创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以期建立本科生“早进科研、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育人模式。同时投入1000万元实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以期形成“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海南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计划具有三大亮点:
一是打破准入资格的“隐形门槛”。此次科创项目申报实行“零门槛”申报与师生双选机制,学生申报不设成绩排名限制,不设既往业绩要求,凡是该校大二年级以上学生,学有余力且对科研有兴趣即可申报,打破了传统科研项目“唯成绩论”和“学霸”的“隐形门槛”,真正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且赋予师生双向平等互选的自主权,每个项目配备1名导师及3-5名学生组成团队,双向选择且双向激励,从而使科研指导从“行政指派”变为“双向奔赴”。
二是摒弃成果评价的“唯论文”枷锁。项目考核推行新型评价机制,主要看过程管理,中期考核《科创日志》和《月度报告》,结题主要看《项目研究报告》《个人年度总结》以及相应的科研成果,成果不一定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哪怕没有论文专利,只要项目得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结论也可以。验收通过即可获得1-1.5个第二课堂学分,优秀项目还可推荐参加国家赛事,并获下一年度优先资助,真正培养同学们的科研兴趣。
三是打破经费使用的“条条框框”。项目实行“以信任为基础”的经费自主使用权限。两年内给予10万元“高额度”经费支持,并实行“双重信任”机制,除了不能发放劳务费外,其他经费使用规则均很灵活,既体现对学生诚信品格的信任,同时能培养学生对经费和资源的统筹能力。
记者 王小武
下一篇: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