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衡水日报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珠海作为连接港澳与内陆的重要枢纽,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广东和协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质量安全为基石,为珠海及周边地区超200个工程项目提供全流程技术保障,成为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质量守护者”。
一、科技立本,构建检测行业新标杆
珠海和协依托总部的技术积淀,累计投入检测设备价值超2500万元,构建了涵盖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材料、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检测体系。在珠海某跨海大桥项目中,团队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对桥体进行立体化巡检,快速识别结构隐患,检测效率提升40%以上。自主研发的“智慧检测云平台”可实时分析混凝土强度、钢筋锈蚀等数据,动态预警施工风险,该技术成果曾获2024年广东省建设工程检测技能大赛金奖。
实验室通过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双重资质认证,确保检测数据的权威性。面对行业数据造假乱象,公司坚持“独立第三方”立场,建立“双盲检测+交叉复核”机制,2024年在某重点市政工程中发现3批次钢筋抗拉强度不达标,及时叫停施工并协助整改,避免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二、绿色赋能,探索低碳发展路径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珠海和协聚焦绿色建筑检测领域,开展节能材料、室内环境(甲醛、VOCs、PM2.5)及光伏系统等专项检测。2025年,公司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建筑碳排放智能评估系统”落地横琴低碳示范园区,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使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8%,相关技术被纳入《珠海市智能建造推广目录》。
在民生领域,珠海和协为斗门区五洲家园等旧改项目提供免费节能检测,惠及5000余户家庭,助力老旧小区减碳30%以上。此外,团队通过空气质量与噪声污染监测,为珠海“十四五”期间绿色建筑覆盖率超80%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三、服务升级,延伸产业链价值
珠海和协突破传统检测模式,推出“检测+咨询+培训”一体化服务:
设计阶段:为金湾航空新城地标建筑提供抗震性能模拟分析,优化结构方案;
施工阶段: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珠海隧道工程进行24小时沉降监测,数据误差小于0.1mm;
运维阶段:开发“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对横琴金融岛超高层建筑进行动态安全评估。
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深圳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检测人才。2024年主导的“滨海复杂地质桩基检测技术研究”课题,攻克珠海软土地基检测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四、责任担当,书写企业社会价值
珠海和协始终践行“检测为民”理念:
公益行动:连续3年开展“房屋安全进社区”活动,为香洲区20个社区提供免费房屋隐患排查,累计服务居民超万人次;
应急支援:2025年珠海特大暴雨期间,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对98处受损建筑开展紧急安全评估,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标准共建:参与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工程检测互认指南》,推动珠港澳三地检测数据互通,加速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五、展望未来:锚定智能检测新赛道
作为2024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珠海和协正加速数字化转型:
1. 智能装备升级:引进AI视觉识别机器人,实现混凝土裂缝检测精度达0.01mm;
2. 跨领域拓展:布局海上风电桩基检测、跨海桥梁健康监测等新兴领域;
3. 湾区协同:与香港检测认证局(HKICCL)合作,探索跨境项目联合检测模式。
从扎根珠海到服务湾区,珠海和协以“每一份报告都是承诺”的初心,为城市建设筑起质量安全屏障。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刃、以社会责任为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广东和协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以专业检测技术为笔,以守护城市安全为墨,在湾区建设的蓝图上镌刻下坚实印记。在智能建造与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下,这家企业正以科技之力,书写着质量与责任并重的城市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