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块到银饰,每一声敲击都是力与美的融合,更凝结着匠心与传承。5月11日,南宁博物馆以“打金打银”为主题,开展了寓教于乐的非遗研学课,让小朋友在敲敲打打中体验银饰制作的乐趣。
小朋友们学习金银器技艺。
金银器是以贵重金属黄金、白银为基本原材料加工制成的器皿、饰品等,其制作技艺在中国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工艺简单、器形小巧的商代金银器,到明清时期造型多样、精美奢华的宫廷御用器物,每个时期的金银器制造工艺都有其突出特点。
研学课堂上,博物馆老师给大家讲解金银器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文化意义,尤其是令人惊艳的金银器文物。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鸳鸯莲瓣纹金碗,堪称唐代最富丽堂皇的金碗,此外还有明十三陵博物馆藏金丝翼善冠,不仅是明代金银细工技艺的巅峰制作,还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件帝王金冠。
在南宁,金狮巷传统打金技艺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博物馆老师特别分享了南宁打金打银铺的故事,随后小朋友们化身“金银匠”,在清脆的咚咚声中,体验千锤百炼的传统银饰技艺,感受金银细作之美。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蕾 文/图
编辑 | 劳方
责编 | 刘晓婧
审核 | 王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