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73岁的曹先生(化名)被120急救车呼啸着送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大厅,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在心血管内科应良红博士团队的精准施治下,这场融合冠脉内旋磨、定向性斑块旋切术、震波球囊等新术式的救治攻坚战,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充分彰显了心血管内科作为省级重点专科的硬核实力与学科优势。
应良红博士带领左长鹏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
生死时速:抢抓黄金救治期
曹先生被送达医院后,急诊医生立即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初步检查显示,曹先生的情况十分危急,医生判断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医院迅速联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6病区主任应良红博士前往会诊。
应良红博士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大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他对曹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检查。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三支病变、心功能IV级。这意味着曹先生的心脏三根主要冠状动脉都出现了严重病变,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极大影响,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途径。
攻坚克难:三重技术突破钙化壁垒
应良红博士带领的医疗团队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复杂,冠脉病变严重,手术难度极大,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应良红博士亲自带领左长鹏医生为曹先生进行手术。术中,医生们发现患者冠脉钙化严重,血管壁如同坚硬的磐石,常规的手术方法难以奏效。
由于患者合并心衰,手术在IABP(主动脉球囊反博)支持下进行。手术台上,惊心动魄的“破壁战”步步推进。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应良红博士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果断决定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联合治疗。应良红博士首先操控直径1.5mm的橄榄形旋磨头,以每分钟18万转的速度精准打磨钙化斑块。“就像用精雕钻头在血管内作画,既要保证打磨深度,又要避免血管穿孔。”
当遇到旋磨难以处理的深层钙化时,团队果断启用冠脉内定向斑块切割术。在DSA引导下,微型刀片如“手术刀”般纵向切开钙化层,为后续球囊扩张创造空间。最为关键的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处理阶段,最新引进的震波球囊技术大显神威——通过发射低频声波产生“隔山打牛”效应,将顽固钙化震裂却不损伤血管内膜。
技术创新:造福心血管疾病患者
应良红博士介绍,传统对于此类严重钙化病变多建议搭桥手术,但患者高龄且合并心功能不全,开胸手术风险极高。而此次采用的三联微创技术,不仅避免开胸创伤,更将手术时间缩短至1.5小时,出血量不足20ml。
术后,曹先生被转入重症监护室(CCU)进行密切观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的病情恢复良好,胸痛症状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曹先生顺利出院。出院时,曹先生及其家人对淮安市二院心内科的医疗团队感激不已,他们称赞医生们不仅技术高超,而且充满责任心,是他们给了曹先生第二次生命。
此次手术的成功,彰显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杂冠心病治疗方面的雄厚实力。冠脉内旋磨、定向性斑块旋切术、震波球囊等技术的联合应用,体现了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先进水平和创新能力。这些技术的运用,为复杂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让更多原本被认为难以治疗的患者有了康复的希望。
近年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开展各种复杂的心血管手术和治疗。同时,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此次成功救治曹先生,是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团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的工作中,医院将继续秉承“救死扶伤、精益求精”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王惠 王宇)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