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作为夏季的首个节气,中医素有“夏气与心气相通” 之说,此时顺应时节养生,“养心”正当时。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广大市民,关注气温变化,合理调整饮食起居,科学应对夏日健康。
夏日高温,人们极易汗流浃背,而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可能引发心悸、心律不齐等问题。每日傍晚7点至9点,正是血液循环旺盛之时可通过拍打心包经,或按压手臂肘窝处,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脑的血液循环。手掌空心从上臂到下臂再到中指尖,拍打200次左右,左右交替,养护心脏;中指对应着心包经,做弹中指的动作可以活动心包经。两个中指都要弹按,100至200次为宜;屈指通心络有泻心火、通畅心经、提神醒脑之效,采取自然站立或坐姿,身体放松,一手握拳,小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用力向掌心屈伸81次,两手交替进行。
立夏过后,阳气渐旺,人们容易出现心烦失眠、上火等症状。心火过旺不仅让人燥热难耐,还会削弱免疫力。此时饮食遵循 “三宜” 原则,即宜淡、宜酸、宜暖。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食蔬果、粗粮、清润祛湿的食物,如鱼、瘦肉、鸭肉、薏米、冬瓜、木瓜、玉米等,少食过咸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多食酸甘的食物,以助肝养胃、养心安神,如莲子、百合、玉米、山楂、杨梅、黄瓜、豆类等。“春夏养阳”,夏季虽炎热,饮食却宜温暖,少食冷饮、冰镇瓜果,以免损伤脾阳。
天气转热,运动需把握分寸,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节奏舒缓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运动时间也有讲究,清晨或傍晚避开烈日,既能减少紫外线伤害,又能降低中暑风险。作息方面,立夏后可适当晚睡早起,午间小憩片刻,有助于消除疲劳、养护心气。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态同样关键,静心养神,才能更好地顺应节气,守护心脏健康 。
(洪观新闻记者 肖周 整理)